為何日本人都吃冷便當?多數台灣人無法理解的文化,暗藏堅持禮儀的最美民族性

2017-05-06 07:30

? 人氣

拿出傳說中的冒煙便當,一扯拉線機關,果然像個沸騰的小鍋爐,不僅冒出白煙,還噴出便當菜色的氣味,這時候,五郎反倒感覺尷尬,不只對鄰座陌生人不好意思,感覺整個車廂的乘客都知道他即將吃什麼口味的便當……

台灣人不愛吃冷便當,只要不符合「熱騰騰」的標準,就是失禮的便當。所以車站販售的便當要想辦法維持溫度,一旦放涼,就扣分,非常殘酷的便當競爭規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初,我也帶著偏見,就算日本車站販售的便當擺盤配色如藝術畫作那般迷人,一入口,唉,冷的,好像瞬間被澆了一盆冷水。偏見作祟,什麼滋味都吃不出來,只管跟便當冷菜嘔氣。

就好像台灣人也嫌日本拉麵湯頭太鹹一樣,飲食習慣隔閡實在是難解的偏執。但為何日本人可以接受冷便當?雖然車站便當賣店最近也擺出微波爐陣仗,可是吃不加熱的冷便當好像也沒關係。

之前讀漫畫《孤獨的美食家》,讀到主角「井之頭五郎」有一次搭新幹線,買了那種拉線瞬間加熱冒煙的便當,心想,可以吃「熱騰騰」的便當,感覺應該不錯吧!

沒想到,坐定位,拿出傳說中的冒煙便當,一扯拉線機關,果然像個沸騰的小鍋爐,不僅冒出白煙,還噴出便當菜色的氣味,這時候,五郎反倒感覺尷尬,不只對鄰座陌生人不好意思,感覺整個車廂的乘客都知道他即將吃什麼口味的便當,便當加熱的幾秒瞬間,恨不得在疾駛列車內挖個地洞,躲起來。

原來如此啊!總算知道一些冷便當的用意了。

以前手機還未盛行之前,多數日本人習慣在電車上閱讀文庫本,閱讀是隱私,為了不讓其他乘客知道自己正在閱讀什麼書,買書結帳時,都會要求書店用包裝紙折一個書套,店員折書套的功夫也非常厲害,但之後為了環保,如果在書店結帳時,跟店員表明不用書套,店員還會鞠躬道謝,「感謝您對地球的愛護」,至少我在紀伊國屋新宿東口店和淳久堂池袋店都被這麼感謝過。

既然,閱讀文庫本要隱藏書封,在車廂內吃便當,最好不要讓氣味干擾其他人,這是日本人非常介意的禮節吧!要符合禮節標準,好像只有冷便當才辦得到。

剛起鍋的菜色,氣味最飽滿,靠得是嗅覺吸引人的本事。放涼之後,氣味就收斂了,想要品嘗滋味,靠的是咀嚼的功夫,食物在唾液之間慢慢加熱溫潤之後,就能徐徐散發出烹調當時的原味。

第一次嘗出冷便當的滋味,並不是在行駛的新幹線上,而是某次旅行,從即將打烊的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帶走一款特價便當,回到商務旅館房內,也沒加熱,就這樣配著冰啤酒,完食。那是這輩子第一次吃到冷便當的好滋味,從此之後,在日本吃冷便當完全不成障礙,在東京巨蛋看球賽也吃冷便當,吃得津津有味。

各樣菜色之間,以便當盒格子區分開來,或即使沒有格子讓他們的味道各自安妥,也會放在類似杯子蛋糕那樣的小薄紙容器各自歸位,將日本料理小缽小盤的概念濃縮在便當盒之中,是很厲害的概念。

吃日式冷便當的訣竅就是「細嚼慢嚥」,而且要遵循「不放過任何一品」的精神,就算只是小份量的醃漬醬菜,都是心意。

冷掉的米飯尤其特別,入口瞬間雖有點乾,但是仔細咀嚼,跟唾液慢慢融合,米的香氣就自然而然在齒頰之間舒舒服服地擴散開來,直到最後一口飯收尾,都維持那樣的驚喜。

拿到「柚木麻子」的小說《午餐的敦子》時,封面那個在白飯中間埋了一顆梅子的便當,讓我會心一笑,舌根唾液好像滲出梅子酸味。

主角是出版社幹練的女上司「敦子」,以及派遣社員「三智子」。敦子每週五天固定在五個不同的店家外食,三智子則是自己帶便當,在敦子的提議之下,決定進行一週的午餐交換計畫。每天早上,三智子必須將親手作的便當放在上司敦子的抽屜中,敦子則是把外食店家的住址跟地圖以及午餐費用放在信封裡面,交給三智子。

第一天,因為倉促提出交換的構想,加上三智子還在失戀的挫折裡,表現在當日便當的菜色之中,「只有羊栖菜、馬鈴薯燉肉、什錦豆、加上隨便塞進去的白飯,便當的整體色調非常黯淡,宛如三智子現在的心情。」

沒想到,敦子卻說,「我太驚訝了,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便當……跟我母親的味道很像,不過她已經在三年前過世了。」

正式交換午餐的週一,三智子提供的便當有「炸蝦、炸肉餅、迷你鮭魚干貝焗烤、馬鈴薯沙拉、炒蓮藕絲,加上野菇拌飯」。三智子說,就算是給前男友準備的便當都沒有如此豐富豪華。

至於敦子與她交換的午餐外食,則是一家隱身在辦公大樓的咖哩飯。為了回饋好吃的咖哩飯,以咖哩為靈感,週二的便當就做了「乾炒咖哩、醃黃瓜、優格沙拉,還有蜂蜜薄荷口味的涼拌鳳梨」,可是敦子卻說,這樣的便當真的太誇張了。

於是週三的便當又回到日式家常風,用的是「冰箱裡的剩菜,加上滷油豆腐跟四季豆,玉子燒,還有照燒青魽」。

到了週四,三智子替敦子準備的便當菜色則是「海苔白飯,配菜有檸檬口味的燒地瓜、玉子燒、薑燒肉片,以及茄子、小黃瓜、襄荷等蔬菜切成薄片,加上紫蘇和鹽巴醃漬的京都大原柴漬」。

來到週五,午餐交換的最後一餐,便當菜色是「梅子小魚拌飯,搭配豆腐堡、炒蘿蔔絲、青花菜拌柴魚片,加上甜煮紅蘿蔔」。

讀著小說,想像這些便當在放涼之後的辦公室午餐時間,被敦子打開來享用的光景,果然,不要拘泥於便當是不是「熱呼呼」也算人生學習啊。

畢竟飯菜擠在餐盒空間裡,隨時間經過自然冷卻就是免不了的宿命,勉強保溫加熱,有些菜餚的顏色與生氣都凋萎了,就算保住溫度,但口感已經不是剛起鍋當時的水準,雖然餐盒因為保溫而有白色霧氣,可是看起來好像是熱中暑,昏了。

隔些日子,讀了日本知名時代小說作家「池波正太郎」的隨筆《昔日之味》,寫到他熟悉的一家位於品川的外送料理店「若出雲」的便當,「打開盒蓋,看到裡頭菜色的那一刻,已經大致知道這個便當會有多好吃了。」

池波先生認為,便當的製作難度很高,畢竟料理做完之後,歷經好幾個小時,客人才會食用,因此製作便當時,從食材選擇、烹調方式與客戶類別,都要仔細考慮,要付出高於其他料理好幾倍的心思,在用餐人打開盒蓋的瞬間,食物必須看起來新鮮且有辦法勾起食慾才行。

這些年,逐漸學會跟冷便當低調交往了,沒什麼入口濃烈的熱情,只要慢慢咀嚼也就懂得對方的心意。冷便當,其實沒有那麼冷漠啦!

作者介紹│米果

文字工作者,小說與隨筆雜文書寫者,網路重度使用者,台南出身,喜歡棒球與日本推理小說,不愛好萊塢電影和韓劇。曾獲幾項文學獎,手上有四個專欄。最怕受邀演講座談,也怕走在路上被認出來。最喜歡逛菜市場跟超級市場,把自己餵飽是現階段最熱中的人生志業。Facebook粉絲專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啟動文化《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原標題:跟日本冷便當低調交往吧!)

責任編輯/謝孟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

米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