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都開什麼車?他閱遍無數富豪:不開BMW、賓士,唯一愛牌讓人跌破眼鏡

2020-09-03 10:29

? 人氣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的作者安德魯.哈藍(Andrew Hallam)是一位高中教師,他白手起家,在三十多歲時,就成為零負債的千萬富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本書是作者分享他如何成為千萬富翁的方法,並希望我們可以補足過去在學校沒有學到的理財觀念。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像真正有錢的千萬富翁一樣花錢、做出最佳的投資,同時還能避開令人恐懼的陷阱、貪婪,以及不受那些想要把手伸進我們荷包的人所操控。

為什麼作者會寫這本書?

作者寫到:

我從來不做太冒險的投資,也沒有繼承到任何錢,而且自己支付了大學全部的學費。

我如何能夠在未滿四十歲之前,不但付清所有的學費,還累積出超過百萬美元的財富,並且零負債?我很幸運,從一些謹慎理財的人身上學到知識並獲得啟發,他們讓我學會了原本在高中時就應該知道的事。

大部分的高中並未正確的教導理財知識,因此你可能像數以百萬計的人一樣,被教育體系所欺騙。

我想要透過本書,幫助你彌補這一點。

現代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理財教育,頂尖名校的大學畢業生的財務知識,可能只比十四歲的中學生多一點而已,這一點在美國或是台灣都是一樣。

這本書中,哈藍說出了他在致富之路上的經驗,也傳達了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金錢不只是金錢,而是一種更寬廣的經驗。

真實的致富之道是從務實開始,不一定得是會計師或吝嗇鬼(雖然作者剛工作時為了還學貸過得非常節儉),才可以成為有錢人。

反而是持續遵循一個簡單的計畫,幾年下來,就會比大部分的街坊鄰居更快的創造財富。

像有錢人一樣花錢,要累積財富,就絕對不做有違財富累積的事

為了不傷害自己的財務狀況,我們必須建立資產而非負債。

最受肯定的一種創造財富的方式,就是花費必須比收入少,要學會分辨什麼是我們「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

如果想要越來越有錢,就不能像一般人一樣花費,其實有錢人比我們想的還要樸實,作者整理了一般人常過度花費的房子、車子為例。

有錢人認為房子不是越大越好

作者引述《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2011年的報導:

23%的美國人所背負的房貸高於房屋的實質價值,而且他們沒有足夠錢去還清貸款。

作家湯瑪士.史丹利(Thomas Stanley)自1973年開始,研究美國的有錢人。

他的著作《別再裝有錢》(Stop Acting Rich)中指出:

美國90%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人住在房價不到百萬美元的房屋中。

相反的,擁有價值百萬美元或以上豪宅的人當中,大多數都不是千萬富翁,這些人身價不到一百萬美元,都背負巨額的房貸,卻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

買房關鍵不是頭款,而是利率。

作者提醒,銀行不是買房者真正的朋友。銀行存在的目的,是為它們自己的股東賺錢。

因此,銀行會聘用最和藹可親或最善於說服的業務人員,天花亂墜的鼓勵你申辦得付好多年利息的房貸。

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危機是怎麼造成的?原因就在於,貪婪的銀行業只想賺錢,完全沒有為客戶的最佳利益著想,而購屋者也忽略了自己的負擔能力。

因此如果正在考慮買房子,請將利率再加上一倍,並且算一算是否仍然有能力支付,否則未來利率上調,可能就會繳不起房貸。

有錢人認為車子不是越貴越好

千萬富翁的最愛其實並不是BMW、賓士、捷豹等歐洲高檔車。

2009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在美國,千萬富翁的平均購車價格為3萬1367美元(不到新臺幣一百萬元)。

進行這項調查的作家史丹利指出,最受千萬富翁青睞的汽車品牌是平實無華的豐田。

許多人想要追求財富與財務獨立,卻陷入「看起來有錢」的假象中,以至於無法真正變有錢。

那買車前要注意什麼呢?要先想一想轉賣時這輛車還值多少錢。

不要買新車,要買已經有人幫我付了折舊的中古車,作者的朋友也建議:日系的中古車最有價值,建議找里程數低的車子,而且車子要保養狀態良好、有原廠烤漆、好輪胎,以及不錯的內裝。

這樣我們可以用這些省下來的錢做有效的投資,建立財富。

靠富爸爸贏在起跑點,未必在終點

作家史丹利在他的著作《下個富翁就是你》(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中提到:

一般來說,接收父母「財務協助」(例如股票、現金及不動產)的成年人,其財富水準最後反而會不如從未獲得雙親協助的人。

就許多父母親而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父母親往往認為,給子女一筆錢就能夠讓他們贏在財富的起跑點。

但是,統計資料顯示,輕易得來的錢會被輕易浪費。

史丹利曾經針對四十到五十歲的專業人士進行調查,並根據職業別加以分類。

然後,他將接受調查者分為兩組:曾接受雙親財務協助、不曾接受雙親財務協助。「財務協助」包括了給予現金、協助償還貸款、買車,或是付購屋頭期款。

史丹利發現:

相較於不曾接收雙親財務協助的人,曾接受協助的人在人生賺錢高峰期所創造的財富比較少。

接受雙親的財務協助,反而妨礙了一個人創造財富的能力。

舉例來說,就會計師而言,曾接受雙親財務協助者的財富,比不曾接受雙親財務協助者少了四三%。

不過根據史丹利的研究,只有學校教師和大學教授這兩種職業,在得到財務協助之後,仍然比較富有。

幸福,不在於富足,而在於滿足

《慾望過多是人痛苦的根源》這篇文章寫到:

人生的幸福,不在於富足,而在於滿足。

滿足不在於多加燃料,而在於減少火苗;不在於累積財富,而在於減少慾念。

人的慾望無止境,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盡的慾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

所以,放下貪慾,追求平實簡樸的生活,無疑是獲取幸福的最簡單的方法。

佛教認為「欲望」會帶來痛苦,我們追求更好、奢華往往是帶來痛苦的根源,讓自己陷入永無止盡的追求當中。

有時候,要學會放下,才能帶來心靈的富足。

以上是《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的第一堂課「像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中的重點,學習如何像真正的有錢人一樣花錢,就可以在不增加壓力的情況下,建立財富與擁有資產。

文/蔡至誠‧PG財經筆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MONEY錢(原標題:有錢人比我們想得還要節儉!他們的最愛不是BMW、賓士,竟是樸實無華的豐田)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