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要大、嘴要小、袒胸上街也沒關係…一窺唐朝女性獨特的審美觀

2021-03-19 12:36

? 人氣

唐人的審美觀中還追求大臉。文字上常看到唐人講「豐腴」,那不必然是要身體胖,更重要的是臉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 ; 身體上的豐腴講究的是「不露骨」,他們不喜歡看到骨頭,要有足夠的肉將骨頭包覆起來,身體不要給人有稜角的感覺。然後在這樣的身體上有一張大臉,為了襯托,讓臉看起來比較大,所以刻意將嘴點得很小。這是唐人心目中美人應有的樣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妝髮的誇示表現,相對平等的兩性關係

唐代審美上也很重視眉毛,畫眉毛用的化妝品特別稱為「黛」,和「粉」同等重要,所以白居易〈長恨歌〉中形容楊貴妃凌駕眾人之美時說的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曾經下令要畫工繪製一幅「十眉圖」,示範當時十種流行眉型的畫法。理解這些眉型的名稱,會有助於減少我們閱讀唐人詩文時可能產生的誤會!

例如,有一種眉型叫「鴛鴦」,所以描述閨怨的詩詞中如果有「鴛鴦」,不要以為是在講鳥,或藉由鳥來描述成雙成對的現象,很有可能,成雙成對的只是詩詞中女性的一對眉毛。

另外,溫庭筠的詞〈菩薩蠻〉中描述: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開頭兩個字「小山」也是一種眉型,而不是庭院裡或景觀裡的「山」。他在詞中要我們看到的是那種比較秀氣的山形眉毛,而當時流行的,除了小山眉之外,還有「五岳眉」、「三峰眉」,這應該是比較大弧彎折的眉型吧!此外有「垂珠眉」,還有「月棱眉」、「倒暈眉」這兩種形狀應該和月亮、月暈有關。還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等等。

那真是遠比現代化妝術更豐富、更細緻的「眉毛文化」啊!

女性外表可以誇示表現的,還有髮型。唐代女性的基本髮型是「高髻」,就是將頭髮堆高,比頭頂高,而且要高出大約三分之二個臉那麼多 ;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頭髮可以堆到那麼高,於是頭髮稀疏一點的人,就必須戴上「假髻」。為女人做假髮、假髻,是當時長安很興盛的一門行業。

高髻的流行髮式就牽連到插在頭髮上的釵。唐代詩文描述女性時,釵很重要,那是從高髻上突出來很醒目的裝飾。很多釵上面還有垂珠,稱為「步搖」,傳神地表現出女性走路時頭上垂珠隨著步履韻律搖曳的動態。

那個時代女性的身體很突出,而且刻意製造突出的視覺效果,甚至不會禁抑和性慾有關的展示,袒露胸部吸引男性注意。這樣的現象同時也說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女性和男性的社會關係比較平等,當然這是和後來近世社會的相對比較。

比較平等的兩性關係也反映在婚姻制度上。中國傳統很早就形成婚姻中的「七出制」,那是男人可以終止婚姻、將妻子趕出去的七種理由:「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和「竊盜」。然而《唐律》在原有的「七出」之外,多加了「三不去」,也就是在三種特殊情況下,男人不能援用「七出」理由將妻子趕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