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殯葬行業其實還是很local的產業,而且客戶黏著度可以極高。大部分的人都是跟朋友打聽,或者是家族裡長輩以前給哪家辦,之後都固定給某一家辦。
品牌響亮、客戶黏著度極高
因此,只要給客戶的感受良好,陪伴客戶走過低潮的悲痛,之後就可能吃下整個家族的單子。畢竟一生一次的大事,不太會有人秉持著「這次我們試試看別家吧?」,這樣的想法。
而且龍巖對於品質的要求,可謂是行業裡的「變態」。
龍巖在民國80至90年,耗資50億、以10年的時間,在白沙灣蓋了一棟20層樓高的SRC建築:真龍殿,作為納骨塔。(如今依然屹立不搖)
在那個年代,怎麼會有人想要花50億,蓋這樣的納骨塔?而且還堅持了十年的營造時間。
我之前去看,整個人嚇到,外部搞得像宮殿一樣,內部裝潢得很像百貨公司,還有美食區、兒童遊戲區,以及走到哪播到哪的溫馨音樂,沒有什麼陰森的感覺,每個納骨塔都有各自的主題,弄得像美術館一樣。
近期龍巖最讓人矚目的,則是與安藤忠雄合作的四座「光之系列」納骨塔:光之殿堂、光之迴廊、光之映象、光之丘(大家有興趣再自己找圖片)。我是覺得挺浮誇的,外觀跟價格都是。
但納骨塔市場也有些混亂的地方,一開始沒有嚴格管制,造成各種公立、私立納骨塔的品質不一,之後開始要管理時,既存的納骨塔位直接就地合法,造成總數極為龐大,但真正有被大家考慮的還是那幾家,也造成要申請新設納骨塔位也很困難。
毛利率高,業界領導品牌
在毛利率方面,塔墓銷售的毛利率90%以上、禮儀服務的毛利率45%左右,有些人說這是暴利,但我覺得這就是市場供需決定;畢竟龍巖提供的,就是這樣的服務跟品質,覺得不合理,大不了不買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跟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對錯。
這樣商業模式厲害的地方,在於客戶把錢交給龍巖時,其實龍巖就可以把資金拿去投資了(多賺的都是他的)。每季財報拉到最後面,都可以看到龍巖的投資組合;近期最著名的一仗,是運用台新金與公股的爭鬥,約從16塊開始買彰銀、最高買到39萬張,然後20多塊倒給公股,據說賺了約42億元。(龍巖的股本也才42億、共發行4.2億股...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