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話中,我們要去了解他的想法,並表達包容與接納。可以去重複他的感受,認可他的情緒,但不要對他的負面觀點表示贊同。
可以說:「嗯,你感到活著很沒意思,很痛苦」,但不要說「活著確實沒什麼意思」。
誤區二:試圖通過強調旁人的付出,令其回心轉意
第二個常見的誤區是,當聽到「我不想活了」這樣的話時,身邊的人有時會著急勸說道:「你看爸媽養你這麼大多不容易啊,你看朋友們最近為你的事情那麼操勞……」
這些話的本意可能是「你看,還有那麼多人關心你,愛著你」;也可能是出於對有自殺傾向者的不理解,認為選擇自殺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事,哪怕為了親人和朋友,也不該這樣做。
然而,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這都是不合適的。憂鬱症的症狀之一就是過分的內疚感(DSM-5),當他們聽到旁人為自己付出了多少時,可能會加倍地內疚,自責,認為自己活著只會拖累別人。
我們可以怎樣做?
首先要明白,憂鬱症患者不是自己想要得病的,而自殺的念頭,也是出於「痛苦」。
這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不是他們的錯。
其次,不要用他人給他施加壓力。如果想要表達身邊人的關心和愛,不要強調付出了什麼,而要表現出真正的支持,接納,包容的態度。
誤區三:避談自殺
為了不刺激到他,人們往往千方百計避免提及自殺。
也許他剛要開口,「我這幾天看著窗戶,心想如果跳下去……」身旁的家人便立刻緊張地岔開話題,「哎呀想什麼呢!快看看我今天給你買了什麼!」
當然,這和第一個誤區類似——不說出來,不代表沒有。你不提及自殺,不代表這個念頭就不會在他腦子裡出現,沒有在醞釀之中。
我們可以怎樣做?
當他主動提起這個話題時,這也可能是一種求救信號,在表達他有多麼痛苦。最壞的可能性不一定會發生,但我們必須要重視。不必大驚失色,也不要迴避。
當他並沒有提到,但我們感覺到了危機時,也可以在溝通的時候詢問:在你感到痛苦絕望的時候,你想過結束生命嗎?
交流中可以了解的他的感受、想法、對自殺的理解、自殺計劃以及是否有過自殺經歷,等等。這既是一種分享和釋放,也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甚至在關鍵時刻拯救生命。
誤區四:答應對其自殺念頭進行保密
有些情況下,他可能會要求:「我想自殺的這些想法,可以不要告訴任何人嗎?」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答應替他保密。
我們可以怎樣做?
我們通常無法只靠自己的力量來幫助的他。在尋找更加專業的幫助時,關於自殺的這些念頭,就是很重要的信息。它也許表現了病情的嚴重程度,危機的緊急程度等。
我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幫你保密,但也並不會當成八卦一樣四處亂說;會幫他求助相關機構,他也真的會得到自己需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