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數字,瑞士薪資水平高居世界前幾名的位置,平均每個人的稅前月薪大約六千五百瑞郎,換算成台幣高達二十萬左右。這樣的薪水不知煞羨多少人,但是高所得的風光背後,依然有不少低收入的族群過著貧窮的苦日子。
高所得也高物價
來過瑞士旅遊的人都能體會,這裡的物價不是普通昂貴。一般居民每個月的基本開銷,包括食、衣、住、行等消費加起來,都是一筆可觀的數字,更不要說額外的娛樂活動,還有接踵而來的稅單和雜項等支出呢。想要在世人眼中的天堂國度生存,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
用最簡單的大麥克指數換算,這裡一份大麥克套餐12.9瑞郎,幾乎是上餐廳最低消費的選擇,因此很少有每天三餐都吃外食的民眾。畢竟自己上超市買菜回家,會省下不少食物的開銷,超市甚至還依售價分成不同的等級(註1),收入低的民眾,往往只會去便宜的超市採購日常生活用品。
曾經有問券調查發現,瑞士有超過一半居民感受到經濟上的壓力。如果單身的人收入不到二千七百瑞郎、四口人的家庭未達四千瑞郎,那便會被歸於低收入戶。即使瑞士的平均所得高,但是寄生在昂貴的上流國家,沒有想辦法努力開源節流,那只能淪落為貧戶的等級。
薪資差異
雖然瑞士人向來不會將薪資拿出來討論,但是依據工作性質和職位的不同,收入的高低落差也很大。具有專業性技術的職業,像醫生、律師、教授、高階主管等等,都名列於前半段;至於勞動性質的工作,諸如收銀員、工人或文書人員,只比最低工資高一些(註2)。
薪資的多寡,也會依據國籍不同而有差異。因為瑞士的薪資水平高於周邊國家的兩倍或更多,許多住在邊境地區的鄰國居民紛紛跨國來尋找工作,而被稱為「跨境工作者」(Frontières)。這些人即使領取的薪資低於正常水平,依然能賺到比在自己國家更高的收入。這樣不但破壞就業市場的薪資行情,還導致邊境附近的失業率升高。
節省的習慣
在高物價和外來人力競爭的雙重衝擊下,多數瑞士人從小就養成勤儉的美德。尤其早期由於天氣寒冷和土地貧瘠的環境,無法生產足夠的農作物,瑞士曾經是個窮困的國家。直到工業革命之後,朝著精密工業發展才逐漸改善生活,不過民眾並沒有變得奢侈。過去貧苦的背景,養成人們節儉的個性。
政府為了改善社會中的貧困家庭,多年來極力將重心放在兒童教育及職業培訓,因為教育程度明顯地和薪資所得成正比。整體來說,多數瑞士企業會隨著年資和表現來調漲員工的薪資,所以只要你的能力出類拔萃而力爭上游,依然能夠在物價昂貴的瑞士享受高品質生活。
Too Good To Go〜不浪費食物
在高物價的國度生存,還是有不少省錢的密技。「Too Good To Go」就是一款最近很夯的手機軟體,只要在前一天登記好你想要購買的商品,就能以超級優惠的價格,買到附近商店打烊前剩下的食物,包括Migros超市、甜點店、農場、各種餐廳等等,尤其在大城市的選擇性更多。這樣的消費模式不但可以省錢,還能以低於市價約八○%的折扣買到食物,因此吸引許多民眾瘋狂搶購,通常在幾分鐘內就賣完了。其實這種消費行為不是撿剩食,而是標榜不浪費食物。根據我親身購買的經驗,可能就是一些賣相比較差的蔬果,至於麵包或甜點,口感是完全跟新鮮的一樣。
註1 瑞士超市
像百貨公司Globus、Jelmoli的超市,就像台北東區百貨底下的超市,屬於最貴的階層;一般價位的超市則像Coop及Migros,是民眾最常去購買食物的店家。最便宜的等級有來自德國的Lidl和Aldi連鎖超市,販售的商品平均售價最低。
註2 月收入的排行(瑞郎)
以下幾項職業,是瑞士各行業約略的最低收入及排行,提供給大家參考,同樣的職業依照所在城市、年資和職務會有差異。
聯邦委員:37,000
外交官:16,000
主治醫生:12,000
銀行經理:7,800
小學教師:6,900
記者:5,600
公車司機:4,900
一般店員:3,900
計程車司機:3,600
理髮師:2,600
萬稅、萬萬稅
瑞士完善的社會福利,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不過在令人稱羨的幸福光環背後,相對的政府得有穩固的經濟基礎,否則再富有的國家總有花完鈔票的一天。這時想辦法徵收各種名目的稅賦,才有辦法提供充足的福利。
瑞士居民必須支付的基本所得稅,主要細分為國家的聯邦稅、州政府稅和城市稅等三項。聯邦稅全國的額度相同(註1),每個州和城市的稅率則因地區而異,所以稅率比較低的地方,會吸引企業或居民搬到當地,像琉森州(Luzern)、楚格州(Zug)便是以低稅率聞名。
政府的稅收來源,大約有一半是來自公司的營利所得,民眾個人的稅收只佔四五%的比例,畢竟企業所賺的錢遠比市井小民來的多,這並不讓人意外。跟其他歐洲國家相較下,瑞士的稅不算高(註2),但是零零總總的稅目加起來,似乎永遠有繳不完的帳單。
千奇百怪的稅收
電視和廣播稅
稅單的種類千奇百種,有不少讓人匪夷所思的名目,「電視和廣播稅」便是其中一項,每個家庭一年的費用為三百六十五瑞郎(折合台幣約一萬初)。大家也許會納悶,平常沒在聽收音機的人需要繳這筆稅?沒錯,因為手機和車子裡的音響也能聽到廣播,除非你能證明完全沒在使用這些3C產品。
垃圾稅
自九○年代開始,瑞士各州就陸續推行隨袋徵收垃圾處理稅。可做為處理垃圾的經費來源,還能鼓勵民眾有效地做到資源回收。如果想隨便亂丟垃圾,衛生局和警察會去翻垃圾裡面的資料,找出是否有帳單或收據類的線索,而對亂丟的人罰款。
寵物稅
貓跟狗是最受瑞士家庭歡迎的寵物,但是這兩種動物的權利卻大相逕庭。養貓不必登記、也不需要繳稅,貓在瑞士享有絕對的自由。相較之下,狗的限制卻繁雜許多。每隻狗都得植入核定身分的晶片,大多數的州並建議主人帶狗參加訓練課程,而且每年還得繳一筆寵物稅,因為街道會提供裝狗大便的塑膠袋。
宗教稅
在瑞士許多地區,如果你信奉羅馬天主教或新教,而且有註冊成為會員,就得繳納所謂的宗教稅或稱為教堂稅(註3)。不僅是個人,某些州政府還會依照教堂的多寡,向公司收取這筆稅款,然後轉交給各地教堂的理事會,用來支付神父或神職人員的薪水。
如果不想繳納教堂稅的人,你可以去申請離開宗教信仰,但是公司只要是在當地註冊,就得按時繳交。教堂稅在某種程度有點像強迫捐獻的本質,但是像日內瓦(Geneva)和紐夏特爾(Neuchâtel)這些不需要繳教堂稅的州,教會就顯得捉襟見肘,沒有太多的經費可供運用。
想辦法節稅
既然有千奇百怪的徵稅名目,想辦法如何節稅就非常重要。因此瑞士居民在報稅的時候,會盡量找出能夠抵稅的方式。例如,跟銀行貸款買房子,算是一種負債的形式,便能抵消稅金額度;信用卡的循環利息、上班的交通費、退休金的第三支柱(上限為六千八百瑞郎)等等。
有些沒有小孩的雙薪伴侶,甚至不想註冊結婚,因為結婚得負擔更多的稅。基本上,只有退休老人和低收入戶不需要繳稅,瑞士籍及擁有永久居留權(C證)的人民,每年得自己填寫報稅表格申報。至於短期來瑞士工作的外國人,則是由雇主每個月直接從薪水扣除稅金,然後繳納給稅務機構。
雖然瑞士的平均薪資水平算是不錯,但是生活在萬萬稅的國度,其實壓力也不小。居民們甚至還開玩笑說,很害怕去信箱收信,因為幾乎有一半都是繳費的帳單啊!
註1 瑞士的稅率
瑞士的國家聯邦稅是採累進稅率政策,收入越多課稅的比例越高。以2020年單身人士為例,年收入在72,500〜78,100瑞郎,課稅額度是5.94%;如果年收入介於103,600〜134,600瑞郎,稅率提高到8.8%。最高則為11.5%。
註2
瑞士政府平均徵收的稅率,比鄰近的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還低,但是像義大利居民的健保費是由政府支出,瑞士人民得自己再額外購買健保。
註3 瑞士人的宗教信仰
瑞士各州的宗教信仰不同,其中以羅馬天主教為大宗,大約占36%的人口比例,其次為新教占25%,其他還有基督教、穆斯林和猶太教等等。高達25%的居民無任何信仰。
作者介紹|蘇瑞銘Ricky
生長於台灣嘉義,大學雖然主修經濟,但是因為對於語言有濃厚的興趣,曾經修過法文及義大利文課程。旅居歐洲的日子裡,除了在法國待了3年的時間,之後就一直住在瑞士南部的貝林佐那(Bellinzona),工作領域包括寫稿、帶團、經營民宿等多元的斜槓人生。
在瑞士生活、跟瑞士人結婚,對於這個生活大半輩子的國度,儼然已經成為第二個故鄉。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跑遍瑞士各地,接觸到不同地區的人們和文化。
目前已出版《個人旅行.瑞士》、《開始在瑞士自助旅行》、《開始在歐洲自助旅行》、《瑞士玩不膩:行程規劃書》、《人生夢想清單!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歐洲最美城市》、《人生夢幻絕景!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歐洲最美小鎮》等10本書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意市集《瑞士幸福式:向最富有小國學過精準美好生活,全世界最宜居國度的160個日常觀察》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