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至十一世紀,巴黎築起了第二道中世紀城牆(Enceinte médiévale),範圍僅存在於右岸,長、寬各二十米,約有三米高度,介於今日聖日耳曼洛賽華教堂與聖傑維教堂之間,關於這條城牆的紀錄稀少,直到近年位在希佛里路(Rue de Rivoli)與乾樹路(Rue del’Arbre-Sec)的遺跡被發現,才讓它的存在性正式確立。
3.奧古斯都城牆:英法戰爭下的保護殼
奧古斯都城牆(Enceinte de Philippe Auguste)於十二世紀時修建,由石牆、城門及五百座圓柱形防禦塔所構成,有八塊石磚的厚度,高度約為九米,牆內以碎石、磚塊填塞,並加入水泥確保其穩固,包圍大約兩百五十二公頃的面積。當時法國正處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王菲力普二世在出發前往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之前,修建了這座城牆來保護巴黎。以塞納河為分界,為防禦來自西北邊的敵人,首先修建右岸的城牆,再修建左岸的部分。並為了抵禦來自塞納河的攻擊,修建了一座小碉堡,這座碉堡即是今日羅浮宮的前身。中央主塔高三十二米,四面各有城牆守護,每片牆中央及轉角都各自擁有一座防禦塔,城外修築有一條護城河,大片遺跡與城堡完整模型都仍可在羅浮宮地下室參觀。奧古斯都城牆的遺跡遍及巴黎市中心,昔日的城牆成為如今建築物支牆,而塔樓則做為地下室樓梯之用,殘垣斷壁靜悄悄地在城市裡隱身喘息,已八百餘年。
4.查理五世城牆:監禁政治罪犯的城牆
在城市擴張之後,奧古斯都城牆已逐漸不敷使用,十四世紀時修建了第四道查理五世城牆(Enceinte de Charles V)取而代之,圍括了四百三十九公頃的面積,比前一次城牆所涵蓋的面積擴大了幾乎雙倍。六座城門上都有吊橋方便出入,並能在危急時候關閉。此次擴建亦同時修建了東面的巴士底碉堡,與西側的羅浮宮碉堡呼應,這座碉堡後來成為監禁政治犯的巴士底監獄之用,是法國大革命的誕生地。
5.路易十三城牆:過去的黃色城牆,現今已成凱旋門
隨後路易十三將其西北面擴張,涵蓋入杜樂麗宮的範圍,修築起路易十三城牆(Enceinte de Louis XIII),因其泥土顏色的關係又常被稱為「黃色城牆」。它存在的時間不長,隨即被路易十四以破除城市界限為由給拆除,改建成林蔭散步大道,即是今日的大道區(Grands Boulevards),巴黎重新成為一座對外敞開的城市。儘管失去了城牆的實體,人們仍然習慣把這裡當作城市與郊區的分野,在心中謹守這條界線。而原本城牆上的城門,其中四座改為拱門式的凱旋門,以紀念戰爭勝利,至今仍有聖德尼門(Porte Saint-Denis)和聖馬當門(Porte Saint-Martin)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