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透過人工智慧改變全世界?三大考驗,讓新創公司在醫療領域舉步維艱

2018-03-29 09:07

? 人氣

不過,要把人工智慧應用在醫療行為上,對許多公司而言還是困難重重。陳仲竹執行長表示,「想要說服醫生使用,你必須要有大量的臨床證據,但這事實上對於許多新創公司而言是很難做到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行為上,需要有大量的臨床證據來說服醫生使用,對於新創公司而言是個門檻(圖 / Parentingupstream@pixabay)
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行為上,需要有大量的臨床證據來說服醫生使用,對於新創公司而言是個門檻(圖 / Parentingupstream@pixabay)

其次,法規也是非常大的變數,「產品開發出來、做了臨床試驗,可是跟法規單位討論時卻有可能被指出部分試驗不完整,要回頭改產品、改study protocol,讓醫療器材開發的時程拖得更長。」同時,法規也不斷在改變、變得越來越嚴格,「早期醫療新創公司會想把技術拿到歐洲去試,因為過往的歐洲法規與美國FDA不同,重視的是安全性而不在意產品的有效性,只要安全就可以上市,門檻比較低,但最近一兩年歐盟的法規也越來越嚴格了,所以無論要去哪裡取得醫療器材的認證都非常困難。」

與一般的醫療器材相較之下,人工智慧這樣全新的東西,對於制定法規的單位來說也是新的挑戰,在定義標準上會與過往的內容完全不同。「他們也在學習到底AI是什麼,物聯網、雲端又是什麼,而這些都需要透過法規來規範的。」

對於新創公司的第三個挑戰是,醫療器材的開發是非常長期的投資。「一個醫療器材的新創公司要能真的成功,通常是必須要獲得保險給付,因為保險給付之後使用的病患就會變得很多,但在這之前要如何讓公司活下來?」比起一般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醫療器材必須要經過漫長的臨床試驗及法規驗證的過程,多數的前期階段都是純粹燒錢而難有收入的。

法規問題的延伸:跨國法規問題與準確性的標準

要發展人工智慧,許多新創公司都希望能蒐集大量病患的數據來做分析、提供服務,但在這方面的實際上會遇到的法規限制非常多,對此,陳仲竹執行長分享了不久前至德國考察的心得。

「在德國,個人資料儲存一定要在當地的伺服器而不能在海外,所以如果你想在台灣做一個伺服器進行資料儲存和分析、把產品賣到德國,事實上你會被禁止把資料傳回台灣的伺服器的。」每個國家對於個人健康資訊的嚴格程度與限制不一,也讓產品受到更多限制。

在人工智慧相關的產品開發,有時也會遇到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原先就是醫療護理人員不夠準確的領域,那該如何證實人工智慧的結果是正確的?「以精子檢測來說,傳統精子檢測需要專門的護理人員透過顯微鏡去觀察,算精子的數量、看移動的方式、觀察是否有變形,雖然有些指標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困難,看久了眼睛都花了,variation常常超過20%;人工智慧做這種判斷時其實非常準確,但是一旦把護理人員的觀測結果當成標準,人工智慧的結果看起來反倒很不準確,這也是法規必需要面對的一個有趣的問題。」

人工智慧在視覺辨識上,比起人力有明顯的優勢,但如何證實其準確性,也是法規必須面對的問題(圖 / luvqs@pixabay)
人工智慧在視覺辨識上,比起人力有明顯的優勢,但如何證實其準確性,也是法規必須面對的問題(圖 / luvqs@pixabay)

人工智慧如何補足現行醫療的缺口?

陳仲竹執行長於萊鎂醫療器材所開發的睡眠呼吸中治療的裝置,是透過科技來解決過往專業人力缺乏及效率不佳的問題。「過去傳統的睡眠檢查,必須要在醫院睡一個晚上、貼大量的訊號線,並且必須要排非常久,像在長庚可能需要排到六個月;另一個問題是,睡眠技師非常不足,需要在醫院大夜班工作,當病患睡覺時他不能休息,第二天一早進行報告的解讀,非常辛苦。」

現在的趨勢則是使用人工智慧來進行報告判讀的工作,在機器判讀之後,由睡眠技師來根據機器所算出的結果檢查一遍,讓過往人力不足的狀態可以紓緩,對病患而言也加快了檢驗的流程。

要發展醫療器材的人工智慧應用,台灣有什麼樣的優勢?陳仲竹執行長表示,「台灣的強項是我們的醫療品質又好又便宜,加上有很大的健保資料庫以及政府大力推動AI,其實很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新創公司可以投入這個領域,讓AI結合醫療變成台灣一個新的重點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鈞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