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副總指出,一旦普鴻成功取得銀行客戶訂單,也意味著雙方產生信任基礎,這有望為普鴻帶來下一個合作機會。
接著,他砸下當時公司5年獲利,開發出由新一代程式語言建構的開發技術平台,以解決過去跨產品串接、或是產品世代替換時,因語言不同產生的高昂轉換及維運成本問題。
林群國舉例,普鴻所打造的,就如可同時供應各大車廠的「共用底盤」零組件,這不只可使普鴻未來產品開發成本降低,同一套產品多方銷售,創造規模經濟效益,更可降低客戶在日後維運的人力成本,達到雙贏局面。
不只如此,由於當時系統推出正值金融海嘯,為降低銀行負擔,他順勢推出低價訂閱制搶客,一改過去近似買斷制的產品銷售方式,使銀行業者可以透過簽長約分攤成本、在首年低價即可使用普鴻產品的模式銷售,藉此搶占市場。
「只要是專業經理人,都不會走這模式,我等於是在革自己的命。」林群國解釋,在商業模式面,走訂閱制,縱然是讓客戶以更便宜價格享受到服務,但另一面等於宣告普鴻當年度業績將大幅縮水,「收入直接除以五(編按:舉例來說,若過去一個專案,是第一年就收到1千萬元,但改成訂閱制,可能第一年收到的是兩百萬元),任何專業經理人都不會這麼做。」
在建置系統面,他付出的代價,除了資金成本外,還有內部的管理衝突。
「2007年尾牙,我上台對員工講,如果你們不會新(程式)語言,請你們離開普鴻。」林群國回憶,當時內部至少有5成員工反對這項公司決策。
他進一步解釋,打造新開發系統,意味著過去熟悉舊程式語言的工程師,專業技能與價值宛如一夕歸零,這也在當時普鴻內部引爆一波離職潮。
支撐他不惜燒掉5年獲利,甚至敢冒著人才流失風險,也要推著普鴻向新程式語言與開發系統前進的底氣,其一是因為他個人持有公司具控制權的股權占比,其二,就是他深知,唯有這麼做,普鴻才能徹底轉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護城河。(延伸閱讀:周品均:做擅長的事賺錢、再花錢做喜歡的事!該怎麼找到自己的長處?)
一條龍服務提升效率
46%高毛利率勝過同業
甚至,除了軟體開發一把抓,在支援的硬體端,他也選擇一手包辦,開發出可搭配自家軟體的融合機硬體產品,成為少數能一條龍包辦資訊服務產業上、中、下游,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廠商,這不僅可獨享專案利潤,從客戶角度,溝通成本與安裝效率都大幅提升。
這樣一站式的策略,在普鴻正式上櫃後的今日回頭看,的確獲得回報。在2020年,普鴻寫下46%的毛利率,同時間,包含凌群、中菲與精誠等同業,毛利率甚至都不及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