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半個台灣的土地記憶 透過「潛行攝影計畫」溪說台南

2022-10-23 12:02

? 人氣

臺南,是臺灣歷史的門戶,台灣曾在16、17世紀歷經大航海時代,安平港是台灣的第一個港口,為大航海時代重要據點,當時許多歐洲國家都來到島上進行貿易、開發,運河促進了臺灣府城的發展,臺南成為政治與商業中心,替島上帶來蓬勃繁茂的發展,如同圓環的放射性道路一般,在地文化與生活樣貌也從台南廟宇和市場為核心,開枝散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沈昭良〈巷弄〉-是以臺南市中西區的巷弄為基底,拍攝出同時具宗教、住宅以及商業訊息的城市觀察與攝影書寫。(攝/沈昭良,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沈昭良〈巷弄〉-以臺南市中西區的巷弄為基底,拍攝同時具宗教、住宅以及商業訊息的城市觀察與攝影書寫。(攝/沈昭良,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彭一航〈我搭上了通往曾文溪民生社區的時光機〉-以菜市場與廟宇為中心,尋找各種型態且保存完整的老店空間樣貌。(攝/彭一航,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彭一航〈我搭上了通往曾文溪民生社區的時光機〉-以菜市場與廟宇為中心,尋找各種型態且保存完整的老店空間樣貌。(攝/彭一航,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王文彥〈逐流〉-拍攝茄拔天后宮媽祖請水儀式。(攝/王文彥,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王文彥〈逐流〉-拍攝茄拔天后宮媽祖請水儀式。(攝/王文彥,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流域的策展學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台灣第一個「倡議型」的藝術季,以藝術為媒介,來進行一場人類與自然的深度思索,期望推動近未來的水文永續治理方案,並能為環境永續帶來全新視野與解決方案。

陳伯義攝〈曾文大旱〉-2021年的大旱讓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蓄水率在5月30日來到3%,足以見證極端氣候對環境的影響。(攝/陳伯義,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陳伯義〈曾文大旱〉-2021年的大旱讓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蓄水率僅剩3%,足以見證極端氣候對環境的影響。(攝/陳伯義,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潛行攝影計畫》透過鏡頭書寫的「流域故事」,攝影作品依照主題,以綠意自然、建築空間、街道融合的方式在各個現場被展示著。其中在「草爺藝文中心」大草坪上,更以曾文溪流域及攔沙壩的意象來呈現,特意銜接起藝術地景廖昭豪〈壩體〉、陳宣誠〈竹構〉、陳昱榮《漫流之境》,如同一條小型的曾文溪流域圖型。

《潛行攝影計畫》攝影作品於總爺藝文中心大草坪上排列展示,宛如小型曾文溪流域樣貌。(圖/沈昭良提供)
《潛行攝影計畫》一部分攝影作品於總爺藝文中心大草坪上排列展示,宛如小型曾文溪流域樣貌。(圖/沈昭良提供)
《影計畫》的潛行攝影隊作品搭配裝置藝術家陳昱榮《漫流之境》,點亮總爺藝文中心的夜晚。(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潛行攝影計畫》作品搭配裝置藝術家陳昱榮《漫流之境》,點亮總爺藝文中心的夜晚。(圖/台南市文化局、宜東文化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