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電影名《周處除三害》,英文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節奏明快,配樂與劇情相互巧妙結合的動作片、黑道片。大略是說一名槍擊要犯陳桂林,在光天化日下,對角頭行刑式槍擊後隱姓埋名。本以為可以躲一輩子,卻發現自己竟身懷絕症。面對生命的盡頭,陳桂林領悟,要留名世間,只有如「周處除三害」般以惡制惡,成為絕世惡徒才能永傳惡名,於是他便展開了現代的除三害旅程,找上了張貼在警局內,通緝已久的全台三大通緝要犯們......
《周處除三害》
主演陣容:阮經天、袁富華、陳以文、王淨、李李仁、謝瓊煖。
導演:香港導演黃精甫。
《周處除三害》預告片
一、簡短介紹
台灣的電影對白就是尷尬?這部電影中,具有尷尬感的棒讀只有在前面醫院場景的幾句話,後續就再無冷場,一場戲比一場戲精彩。在某種程度上,劇本再角色對白的編排可說是揚長避短,讓角色多以「動作」展現情節,對白十分精煉。真正話多的情節,出現在邪教情節,裡面成員用猶如話劇的朗誦腔調反倒切合場景,令人驚嘆。
劣質的動作片?不,這部作品「真的是」動作片,不會用蒙太奇式的快速晃動矇混過關。或許因導演是出身自香港的導演黃精甫,這部電影對於打鬥武戲可說是相當考究,例如刑警與槍擊要犯的格鬥風格相當不同,且觀眾能看出具有習武經驗的刑警明顯比槍擊要犯還要強。另外,這部開槍次數合乎物理(有記得取下彈匣裝填子彈)。細節的考究,讓這部黑色動作電影的鏡頭語言充滿說服力。
除外,這部電影的分鏡調度、配樂渲染、劇情邏輯等眾多細節建構的相當精巧,讓劇情有高低起伏,且衝突不斷上升。令觀眾大呼過癮,久久難以忘懷。
建議諸君,絕對要去電影院好好享受這一場視覺、聽覺與情感的盛宴,讓自己沉浸那層層堆疊的劇情張力與看了好電影的愉悅中,度過美好的連假時光。
(無雷影評筆者的功力只能寫到這了~以下進入有雷分析的階段,會用防雷線阻隔,若不想被暴雷請看完後再回來看喔~)
(真的有雷,小心啊~)
二、片名的比喻
中文片名
取自經典故事「周處除三害」。童話中的周處講述山中虎患與水中蛟災後,發現自己就是第三害,因此奮發向上,將自己改造成好人,從此三害盡除。但作為現代版本的「周處」,主角陳桂林,並不像童話的周處獲得美好結局。他沒有成為鄰里歡迎的博學好人而活下去,而是接受槍決伏法。
陳桂林,從頭到尾都是壞人。他誤會自己得了絕症,為了「人死留名」而決定幹一票大的,因此決定去殺通緝要犯。雖然以惡制惡讓他有相較「正義」的時刻,但解決方式始終殘暴。某些電影片段,筆者在看阮經天扮演的陳桂林時,只感覺自己彷彿看到了惡虎,面目猙獰且充滿殺氣,即將出籠。
英文片名
在《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這個片名中,提到了三種動物:豬(Pig)、蛇(Snake)、鴿子(Pigeon)。
這三種動物存在於佛教輪迴圖的圓心,代表了佛家所說的三毒「貪嗔癡」。這三者是主角的心魔,也對應了故事中的三大通緝要犯。貪,對應鴿子,是隱居澎湖的「尊者」之象徵,表面和善,暗中卻騙走信徒的所有家當。嗔,對應蛇,象徵了腦中卡了子彈而動輒發怒的「香港仔」。癡,對應豬,也是主角陳桂林的象徵,他不僅為了「虛名」犯癡,從頭到尾更被想要懺悔人生的張貴卿所欺瞞。
三、搏鬥場景
此故事裡的角色雖有台詞,卻不贅言。動作,就是呈現這些角色、情節的重要語言。而此部電影的動作設計說服了筆者,充滿了許多值得品味的細節。此前筆者較無關注台灣影視,之後筆者應該會關注此電影厲害的動作設計洪昰顥(第六十屆金馬獎入圍了「最佳動作設計」)。
以下就筆者對於動作戲看到的一些細節跟大家分享。
V.S. 刑警陳灰
在電影開場中,有一場關鍵的警匪追逐,由刑警陳灰(李李仁飾)追捕槍擊犯陳桂林(阮經天飾)。
刑警陳灰(李李仁飾)所展現的格鬥風格具有「學院派」之感,會用擒拿技、關節技對敵,相較於草莽身的要犯來說有相對優勢,且更游刃有餘,展現出刑警的氛圍。
陳桂林(阮經天飾)的動作戲,其格鬥風格具有「街頭感」,對敵技巧則充滿了「小伎倆」,技巧不足,就善用周圍的東西。讓人不住想到《鹿鼎記》韋小寶的撒石灰、發暗器的實用賤招,具有草莽之風。
最終,陳桂林的逃脫更可說僅是一連串的「巧合」,並非實力勝過刑警之故,相當具有說服力。大家可以看看牽猴子電影粉絲俱樂部中,關於阮經天與李李仁的精彩動作影片回味一下。
V.S. 香港仔
第二場關鍵搏鬥,是陳桂林找上第一害「香港仔」(袁富華飾)的搏鬥。這兩個角色都是江湖中人,打來較無章法,但充斥著悍勇之氣。
這個角色的戰鬥手法,與第一場搏鬥中陳桂林與刑警陳灰的搏鬥有異曲同工之妙,他一樣試圖透過環境中的物品翻轉戰局,可惜沒有找到那個關鍵道具,勝不過年輕氣盛的陳桂林。
V.S. 教徒
那些教徒是否是前黑幫猶未知曉,但一對多且量級相差甚多的情況下,的確很合理的無法贏過他們。後續陳桂林是透過槍枝大開殺戒,才殺死執迷的教徒。有記得符合槍枝的物理性質(也就是有重新裝填子彈啦),這個情節與動作細節雖細瑣,有注意到這點的確讓人驚奇。(其實這部電影就是種種細節都有處理好,雖無新奇立意,但因處理得當,讓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四、談角色
這部電影中,各個主要角色都塑造的十分具體。以下談談筆者有感而發的幾個角色。
癡兒「陳桂林」
「我不是怕死啊,我是怕死了都沒人記得。」將死的陳桂林,心心念念的是死後的虛名。
他是主角,所以角色塑造的最完整。踏上旅途的緣由,並非正義,只是為了成為歷史名人。雖是「惡人」,但透過這個惡人亦為家人病痛傷心、又拯救孤苦無依的女孩、更試圖解救被邪教徒矇騙的母子,讓人對這個惡人起了共鳴。
他是貪嗔癡的「癡」,手戴著祖母生前留下的粉紅色手表,上面有「豬」的圖案。看似是個凶暴的惡徒,毫無畏懼,精神方面卻十分脆弱,不僅僅倚靠信仰,還執迷成了「迷信」。
陳桂林原本不想自首,試圖讓關聖帝君給他一個不自首的理由。結果在昏暗紅光的神桌前,接連擲出多個一正一反的聖筊。從這一個環節,便開始披露了陳桂林的脆弱。窮凶惡極的他,面對道德、失去自由等困境,只是個凡人。
到澎湖,陳桂林見識到「尊者」的「神蹟」。觀眾們見識了陳桂林從懷疑到深深臣服的過程,並能見到拋棄一切凡俗之物的常見邪教伎倆,但透過運鏡的敘述性詭計,也讓觀眾深陷這個教團看似真誠的氛圍。情緒跟著主角陳桂林一同加入教團,看著主角套上教團白袍,無法清醒。
直到小胖的昏迷與小胖媽的自殺,重新喚醒了三害的猛虎陳桂林,讓其原本只是想要「人死留名」的「除害」執念,轉變成為了復仇更為除害的私刑正義。「除三害」,原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戴回小豬手表後,原本的癡傻追求竟真正成了陳桂林的信仰。也因此,回本島的船隻上,陳桂林打電話自首,除去自己這個第三害。
故事的尾聲,才知道陳桂林未曾得過肺癌,只是一場想勸他自首的騙局。但是,這個謊言,才讓陳桂林擺脫如溝鼠般的逃亡生涯,反倒真確活著。最終結局,陳桂林化解自己的癡迷,反過來寬慰了說出謊言的地下醫生張貴卿。不過,沒了「癡」此一元素的陳桂林,也迎來了他的末途。
刑警陳灰
名為灰的刑警,在劇情中的作用,有點是提供故事世界中的「社會」之視角。他雖然緝捕要犯,但對於正義,似乎處於黑白之間的「灰」,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一開始他認為陳桂林只是個不入流的殺手,認為主角僅是受錢僱傭的混混,因此低估了陳桂林的狠勁,痛失右眼。
在陳桂林除第一害「香港仔」時,陳灰追查張貴卿的通聯記錄,找到了小美髮廊,意外發現了陳桂林的蹤跡。此時的陳灰,已經十分在意陳桂林,認為陳桂林是個危險的罪犯。在這場追逐中,陳桂林一心追逐香港仔,而又因意外導致腳踝受傷的陳灰再度鎩羽而歸。
最終,陳桂林自首以除第三害時,在岸邊迎接陳桂林的陳灰,其對待陳桂林彷彿有種認可。更在陳桂林槍斃前,帶著程小美會面,一圓其殘念。陳灰此一角色,對於陳桂林的看法,是從鄙視到敵視,最終認可其精神。岸邊陳灰的認可,讓陳桂林被冠上了一種神化的氛圍。
雖然就邏輯上,一個刑警很難如此。但陳灰的態度,是這部電影中充滿詩學美感的情感編排,反倒又邏輯自洽了。
醫生張貴卿
張貴卿(謝瓊煖飾)這個角色,本是為黑道救治的地下醫生,因為身患絕症,又被同是醫生的同學提醒「你也是個醫生」。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診候》提到:「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向來只是個「下醫」的她,在生命的最後旅途中,決心不再只有醫病,想讓自己更進一步,至少成為「醫人」的「中醫」,想讓陳桂林自首,也因而展開一連串的故事發展。
這個角色的成就,透過陳桂林這個現代周處的除三害,誤打誤撞,讓自己成了醫國(因為除了三害)的上醫,得到了圓滿。
(題外話:謝瓊煖的扮相與演技很好。看電影前,筆者未看預告,除了知道主角是阮經天,其他演員一概不知。所以電影前面筆者看到張貴卿這個角色,只覺得有些熟悉,沒真的認出謝瓊煖。一直到監獄戲中剃了頭髮的場景,才發現......啊啊啊,這不是演《華燈》阿季跟告五人《紅》的謝瓊煖啊!)
第一害:香港仔
「你已經偷看了我整晚了。」當香港仔對陳桂林說出這話時,表情十分變態。
此角色由59歲的袁富華所飾演。透過一些細節堆砌這個角色。
因子彈卡在頭顱而喜怒無常的香港仔,動不動就發怒捅人,或痛打小弟,更充滿疑心病,真小人。除此之外,還會對年輕女孩程小美進行性虐待,強迫口交。
這些細節,堆疊出的是一個近似曹操的梟雄人物。(曹操有偏頭痛,又多疑、易怒)所以,這樣的角色打不過就逃,也符合角色定位。這個角色死前,想要問陳桂林為何要殺他,想獲得一個理由。他想獲得的理由,正巧是陳桂林當時還未想透的癡迷之處。
第二害:尊者
「人的死,都是咎由自取。」尊者看似和藹,對陳桂林進行了「開悟」。然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
尊者,一開始就處處有疑點。但一方面可能是個金盆洗手的黑道。後續觀眾更被故事與尊者的敘述性詭計所誤導,認定主角陳桂林所尋的第二個通緝要犯牛頭已經過世。
後續才發現,原來尊者就是通緝犯牛頭本尊,更未曾向善。只是從暗地的黑道轉型成光明正大的邪教團體,變成讓信徒甘願奉獻財產的「正派」團體領袖。這一段,情節轉折最劇烈,也最讓人驚嘆。
可相當諷刺的是,他的結局恰如自己所言,「咎由自取」。
程小美
此角色由王淨飾演,作為這部黑道電影的女主角現身,雖與男主角陳桂林有種曖昧但實質的情感,但並未真確定立,所以著墨也不多。
在故事背景設定上,巧妙的讓「程小美之母X香港仔」和「程小美X陳桂林」這兩段關係相類比,母女都是被人救贖,都想要報恩。
程小美之母為香港仔的毒品案頂罪,但程小美沒有遭受陳桂林的挾恩圖報,形成對比,這樣的安排,既讓人對陳桂林心生喜愛,亦對這兩個角色的感情線結局感到些許悵惘。
五、談情節
電影的結構張力十分充足,配合電影配樂讓人能沉浸其中。大致上都交代得十分完整,但筆者我還是有些情節想要談談。
刮鬍子
這是陳桂林與程小美初次的近距離見面,也就是程小美為陳桂林刮鬍子時。刮鬍子這個動作,也成了程小美與陳桂林最終見面的契機。
刮鬍子除了前後呼應外,還能有什麼作用。上網google了下,解夢說若夢到在髮廊請人刮鬍子,代表需要他人幫忙才能有所行動。這點剛好蠻符合陳桂林的行動的。
陳桂林因別人付錢而公然行兇,因張貴卿說謊而決定除害,因程小美取走刮鬍刀才讓陳桂林沒有馬上被殺,因小胖之母自殺才覺醒,最終也需靠法警為他開槍,才能成就他的死亡。
兩個配角之死
在邪教場景中,有兩個配角的死亡在劇情上創造了極大效用,卻也使筆者有些許困惑。
(一)小胖之母
小胖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教團。小胖吃了下藥的餐點後腹吐黑水,這激烈的變故也使小胖之母失了判斷力,一步步接受教團洗腦,拋去財產與牽掛。而與之對應的是終於覺醒的陳桂林,發現此場景似曾相識,且更發現這是場騙局。
當陳桂林揭曉真相,換來是邪教徒詭異的「殺、殺、殺」,而尊者更要小胖的母親當斷則斷,殺死陳桂林。筆者其實只有期待小胖母親殺傷尊者或殺陳桂林,沒想到她竟自刎而死。一方面是為了戲劇張力的安排,但這個角色,是否得知了真相,發現依舊無力,所以只能自殺呢?
一方面是她對於邪教的信念,另一方面卻是痛苦的現實,在兩相衝突之下,這個絕望的母親只能走上絕路?(這不是質問,只是筆者不確定的猜想。)
(二)教主旁的神祕女子
「我非常的感謝尊者,讓我成為了一個新造的人。」白衣的師姐虔誠且正向的分享,然而若把心剖開來,或許會是黑的?
分享被拯救假故事的神祕角色,曾珮瑜飾。
這個角色由曾珮瑜飾演。前面展現一副正派模樣,好似自己真的被尊者拯救,重獲新生。後來才知道這個角色開示的經驗分享全是瞎掰,除外,她更是尊者的女人,在尊者的秘密地下室中,跟尊者濃情蜜意地分享懷孕的喜訊。
在自己的愛人被陳桂林槍殺後,她竟又很快的振作,帶領教徒唱〈新造的人〉。可以知道,此角色早已得知此邪教團體的虛假面貌,且參與騙局造假。但她為何不在陳桂林說逃走就不殺時離場呢?為何會堅持到最後讓自己被殺?
因為信仰?為了權力?為了愛?還是她心知肚明,知道陳桂林不會放過身為二把手的她?種種答案,似乎都有點可能,卻都曖昧不明。究竟是為何呢?
六、結語
總之,若沒看過的話,建議大家一定要去戲院看看。若已經看完的話,可以考慮二刷喔?感覺還有許多細節可以觀察。
作者介紹|抱城
大家好!我是新人寫手抱城,目前連載《幻城妙事譚》,風格是半後設半輕鬆的奇幻小說。除外創作的空檔也會看看韓劇,也會轉化成觀後感/影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電影】《周處除三害》觀後感:既顛又瘋,讓人驚嘆的惡人旅途)
責任編輯/邱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