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一想這似乎有些嚇人,誠品就算外面包裹著再說的文藝氣息,它仍然是個盈利導向的組織,背後必定參雜著金錢利益為導向的選書機制,而台灣大眾接觸文字的管道變得如此狹隘,那麼我們的思想也一定潛移默化地深受影響。再加上台灣人好像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找書,不知道該怎麼尋索那些適合自己,等待自己的那些書,反正誠品架上有什麼我們就讀什麼,也沒有了那些漫遊在書與書之間,即便只是在眾多的書標中間與之培養感情的時間及能力。從一個新北市圖新總館的開幕,完全可以顯出「圖書館」這個概念之於台灣大眾有多麼的「新穎」,和「圖書館」是多麼地不熟悉,又從每天都大排長龍等著新辦借閱證的隊伍發現大家好像都忘了其實新北市不是只有這個圖書館。
我以為一個國家的文化素質真正的提升,不是看有多少間「誠品」,而是從當地民眾是否把「圖書館」這個概念納入他們再也平常不過的生活裡。近來楊照痛批新北市摧殘經典的言論,說出不只是政府沒有觀看經典保存文化的能力,也同樣道出台灣人民大多對於人類思想文明的疏離沙漠,而我以為圖書館正是一個在當今這樣越發快速的節奏下,能夠嘗試起身抵抗時間洪流的綠洲。
一直到這幾年全台才開始有幾間我以為像樣了點的公共圖書館,雖然台灣以亞洲經濟和文明的進程上來看就這點起步得實在有些緩慢。新北市圖新總館的開幕仍然是個值得開心的事,但如何讓這個它能夠成為帶動整個大社區,讓更多新北市人甚至台灣人再也不會對圖書館感到陌生,縮短我們與文字之間的距離,增強閱讀文字的感受力,未來還需要更多長遠的配套政策,讓新總館不只是個擁有酷炫硬體,只是讓人進去拍照打卡睡覺的另一種變形的「蚊子圖書館」。
*作者為自由跨域藝術工作者/攝影師 ,著有《中亞,聽見邊境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