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福佬人尋根,常偏重母系的探討,對父系則心不在焉,「反正就是閩南人」,而誤以為「閩南」兩字純為一地理名詞,代表「福建南部人」。
我們這一輩台灣人常常自覺「中國史」讀了很多,多到有些反感,但其實我們年輕時唸的是中國帝王興衰「中原史」,地方史的了解少得可憐。記憶中,第一次在教科書中讀到與福建相關的歷史是:「公元九○九年,王審知自立為閩王」,而這件事,與台灣幾無相關。然後就是南明的福王在福州即位,以及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事蹟了。
我們對福建或閩南人其實了解甚少。有趣的是,一般學者對客家人反而著墨較多,有許多專書;對「閩南人」一詞,理所當然就是「居住福建南部」的南方漢人。殊不知,「閩南人」是漢人中的一個特殊族群。與其他漢人族群比較,我認為至少有下列三個特點:
1)被遺忘的人類學內涵(母性百越+父系漢人之後裔)
2)盛唐中原文化傳承(古語、古樂)
3)獨特的族群角色(海洋化、具國際觀與不怕遷徙)
閩南人的意義不只是「福建南部人」
以傳統漢人觀點,中原以北固是夷狄,南方則沿海「自會稽至交阯」為百越所據。此外,長江流域為楚人天下。楚人是否為漢民族,一直有爭議,應該不是。四川原住民為三星堆文化的主人,西南的雲貴則為苗傜人種,皆非漢族。
中原漢人一向高傲,認為異族就不是人,而是禽獸或異類。於是有從「虫」的,如「蜀」(即使三星堆文明不遜於中原),「閩」;有從獸的,如「猶太」,如「英狤猁」。另有雖視之為「人」,但鄙視之,於是Huns成了匈「奴」。由福建的「閩」,就知道中原漢人視福建為異族之地,當然也因為閩越之人以「蛇」為圖騰。
閩南原為百越之地
春秋戰國時代,最南方的漢族國家,叫做「吳」,吳國之南,是「越」。但是「吳」是周王室所封,「越」則是種族名稱,不是地名。春秋諸國的國名都是周天子親戚或臣子分封之地的名稱。
那時的百越之地不是周王室的領域或分封之地。我們現在看到的越國人「句踐」、「文種」、「范蠡」,我猜都只是名,而不冠姓氏。吳國姬姓,但我們不知越王句踐姓什麼。句踐不姓句,也不姓越。現在百家姓雖有「越」,但我們幾乎沒有見過。這和由周王分封的秦、韓、趙、魏、鄭、陳、蔡、宋、吳等後來封國之名都成為子民姓氏不同。我相信百越之族沒有姓氏只有名,像台灣的高山原住民或阿拉伯人一樣。
越族,是別於中原漢族,而居於今之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的族群。越人比漢人稍矮,眼睛不是漢人的丹鳳眼,而較大較圓。這正是現在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的寫照。所以「吳越之爭」不同於春秋戰國其他國家的漢人兄弟鬩牆,而是你死我活的種族戰爭。句踐的越國,因為位在百越之最北,與吳國接壤,所以漢化也最早,如此,才被中原民族記載入漢族的史。句踐、西施、范蠡都不是漢人,而是「百越人」。
「百越」之百,言其多支,在浙江有「甌越」,在福建有「閩越」,在廣東、廣西有「南越」(「粵」即「越」)。今之越南北部也是越人之地,我在越南河內的博物館就看到他們古代自稱為「大越王國」。所以「越南」的「越」,其來有自。越南北部住民和廣東、福建、浙江以及台灣居民一樣,都具有濃厚的百越血緣。所以來自越南北方的越南新娘,血緣也與泛稱的台灣人其實相去不遠。
在浙江的百越,也就是句踐的越國,後來為楚國所滅,成了楚國的一部分,算是漢化最早的百越分支。
廣東、廣西和越北的越族漢化也比福建越族早。秦滅六國(公元前二二一年)之後,不久(公元前二一九年)越過南嶺征服今廣東、廣西、交阯(越南北部)的南方越族。秦亡後,公元前二○三年,本是秦國將領的趙陀自立為王,號「南越武帝」,南方的越族之國也。趙陀本來就是漢人,又有秦朝時派去的漢人駐軍,所以早有大批漢人移民。南越國一直到公元前一一一年漢武帝之時,才併入西漢版圖。
福建人的母系是百越 父系是漢人
越族中漢化最晚的,則是福建的「閩越」。閩越雖於公元前二二一年也被秦始皇入侵,廢了閩越王「無諸」,置「閩中郡」。但後來無諸力助劉邦打敗項羽,劉邦再封無諸為「閩越王」。於是「閩越」復國,雖是漢的屬國,但不是屬地。漢武帝時(西元前一一○年),無諸後代「余善」造反,被漢武帝派軍入閩擊潰,位在現今福州的都城焚毀。此後,漢文化及漢人統治體制才正式進入福建,但限於閩北的閩江一帶,而不及於閩南,閩南仍為無漢皇朝的「化外之地」。但「百越」一詞從此消失在漢人典籍。
一九五八年,福建武夷山市「閩越古城」出土,長八六○公尺,寬五五○公尺,總面積四十八萬平方公尺,是百越文化遺址,不屬漢文化。
公元二○六年,吳國孫權在閩地設「建安郡」。西晉的司馬炎於二八二年將建安郡分為建安、晉安兩郡。建安郡治設立今福州,「福建」之名由此而來。而「晉安」則逐漸演變為今之泉州「晉江」。閩南地區雖然在西晉時設郡,但要到五胡亂華後的東晉才真正開發。
最早有全球化觀念的漢人
五胡亂華(三○四~四三九年),東晉南遷,「八姓入閩」,而這八姓就是指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在原先「閩越」的都城之地建立「福州」。所以福州市民,姓林(林覺民、林則徐、林徽音),陳(陳寶琛、陳冲),黃,鄭(鄭南榕)佔一半以上。泉州之地,初步開發在晉,「晉江」之名由此而來。但因偏南,漢人來得少,要到隋文帝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才設立「泉州」。宋元年間,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至於更南方的漳州,則要一直等到唐高宗時代,河南固始的鷹揚將軍陳元光領軍南下平亂,並於六八九年設置「漳州」,後來軍隊落籍漳州,陳元光被尊為「開漳聖王」。那時漳州大概是殘餘越族的最後棲息之地,雖然早已沒有「越」的稱呼了。也因此,漳州、泉州保留了最多的唐朝文化,包括唐音與南管等等。
泉州在南宋及元朝時,是東亞第一大港;漳州則是明朝末年,世界大航海時代之時,東方第一大港。因此兩地人民有不少人當了水手,遠渡重洋,見過世面,於是成了漢人中最親水,最有國際觀,最不怕遷徙的族群。中國海岸線那麼長,何以海外僑民大部分為閩粵人士,其理在此。而台灣人繼承了這個基因,於是「一只皮箱走天下」,台灣中小企業及台商的冒險精神,由此而來。
鄭芝龍因為被一九五○年代的「反攻大陸」派打成漢奸,所以現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不堪。其實他只是投降,並未如洪承疇及三藩過來倒打大明,也未如范文程為清人獻策,說漢奸似乎太過。反倒是當年高唱「反攻大陸」者,如今有不少家族在大陸大玩權錢遊戲,不亦樂乎。
其實我常說,閩南泉州出身的鄭芝龍可說是最早具有全球化眼光及經驗的大明人士。他會多國語言,信了洋教(天主教),娶了日本姑娘,家中有小教堂,但不排斥家鄉父老的道教或佛教,這是他聰明靈活的地方。泉州修開元寺,他捐大錢,泉州修龍山寺,他也捐大錢。現在台灣的開元寺與龍山寺都是名剎古寺,當然和他有關。清兵來了,大環境改變了,他首要目標其實是保全他的海商集團,而不是去當什麼「三省提督」。可惜來自東北內陸冰雪之地的土包子貝勒博洛,沒有航海的觀念,不懂得成全鄭芝龍的宿願,竟然把他綁到北京去。後來清廷竟為了阻擋鄭成功和鄭經,實施海禁。如果大清皇帝讓鄭氏家族保有海商團隊,和西、葡、荷抗衡,今日南海局勢將是另一番局面。
今之台商,其實也承續了這個漳泉基因,過去一只皮箱走天下,台灣中小企業創業精神由此而來。大環境所致,爾今只好去對岸富貴險中求的台商,像極了當年的鄭芝龍,令人低吟不已。
*作者為台大醫師,本文選自作者過去數年專欄集結之著作《島嶼DNA》(印刻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