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朴閱讀詹宏志:這些旅行,該從何說起呢?

2015-10-27 06:10

? 人氣

旅行與閱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兩件事。(來源:新華網圖片)

旅行與閱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兩件事。(來源:新華網圖片)

敲敲門,房門打開,年輕的身影探出了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房門之外他那年長的室友,有點難得地露出不太好意思的神情,拿了一份書稿,問他看一看,給點想法。在這之外,或許沒有直接說出口的是:這些文章是那樣的私人,比較像個人旅行的遊記,像對著親友故事分享的重整,而且是一段一段的情節拼組而成,如果集結成書,會有什麼樣的人有興趣讀一讀嗎?

挑著燈,讀完了。

青年想了想,這該從何說起呢?

詹宏志以旅行和閱讀構築他的人生最重要的面向。(截取自視頻)
詹宏志以旅行和閱讀構築他的人生最重要的面向。(截取自視頻)

這數十篇文章,主題都是關於他年長室友最主要的人生志趣:旅行和讀書,時而講讀書時而講旅行,時而透過旅行來講讀書。當然也跟組成的旅行夥伴有關,所以還有許多篇幅,在敘述旅行中遇到的那些食物。

像是一個書生,看了一輩子的書,從某一天開始踏出了門就其實再也沒有停下來過,透過那些旅行中遇到的經歷來回想過去讀到書中的源起和典故。像是一個旅人,一個一輩子渴望旅行的旅人,從內心自我探索式的追尋,到真實中背著背包抵達遙遠的另一端;從書本中的旅行一路走過現實世界中的旅行。

所以什麼樣的人會看這本書呢?所以這本書是寫給什麼樣的人看的呢?當然也許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人會想看;喜歡旅行的,喜歡旅行中探索美食的,也去過書中提及的那些地點而好奇不同旅者觀點的;和青年一樣喜歡透過故事旁支的敘述來獲取知識和想像畫面的。

可是比起那些人,這些文章更像是寫給旅人自己的。像是對著過去年輕的自己的分享:「也許過了三十年才抵達,但最終我們還是到了當年那些看著書,想像中的地方。這裡還跟你想像中的一樣嗎?」

也許是看著吉卜林所寫的《吉姆》(Kim),書中描述過的那些印度的風景民俗;還有那缽跟喇嘛一起化緣的飯,想像印度這樣的食物是否常見嗎?也許是看著郵購的地圖,想像某座島嶼上的一草一木。

有多少對與世界的想像最初都是來自於這些故事或是其他人的遊記;而真的抵達了,也許比想像中的更奇特,也許比想像中的更平凡;也許什麼都沒有變,但真的到達了卻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也許會失望,也許儘管失望卻還是很滿足。旅行是孤獨的人在尋找不孤獨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獨的人在尋找孤獨的方式。

我們已不是活在探險家的時代,所有的地方就算再偏遠,也幾乎都有人抵達過。大量的照片和經歷被傳送了出來。這是一個資訊充足,旅行更加便利的時代;要去到電影中、小說中、歷史中那些描述過的地方,好像沒那麼困難了。描述多了,可以想像的空間卻好像少了,即便透過寂寞星球也很難再能碰觸寂寞。

旅行方式一直在轉變,也許要花更大的氣力去選擇避開而不是選擇探索;也許很多地方已經變成了觀光景點,但是生活中和風土民俗中的細節是一直在變動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個角落,是自己的體驗。也許再也沒有到不了的島嶼了,但抵達的過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專屬的。在現代找不到的,於是透過了書,穿梭時代去想像,畢竟旅行永遠是想像和真實並行的。

這是一本旅人對過去的自己訴說的書。每一篇也許是一個夜晚的床邊故事,也許是一次飯後的茶餘時光。未必會有開頭和結尾,是一章一章的經歷。喜歡讀很多很多書的旅人總是有太多想說的,而想說的是說不完的,於是透過幾段旅程做為引子,一邊回顧一邊追憶,讓想說的那些事,漸漸聯結成一塊。

其實原本的版本是更雜一些的,更多的主題交織在一起的,青年雖然喜歡閱讀越長越好的文章,但卻建議專注先講旅行吧。於是年長的室友丟回了一個題目:那幫我寫一篇序吧。可能還是又沒說出口的,是想問問看:這些旅行有趣嗎?會找到有共鳴的人嗎?

可是還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呢?

不同於年長室友的之前的旅行散文。這一回,青年已經不再是這本書中一起旅行的主要角色了;走出了鏡位之外,存在於這字句建立的空間中看不見的另一端,發生在故事的前一段或後下一段,那些不一定有收錄在書中的。更多的時候,他轉化成一個第一手的讀者或聽眾,見到了這些故事還迷濛一片的形狀。有些故事他沒有聽過,有些故事他聽了數十遍。也有些時候,會在共同的屋子中看到一些旅行過後的痕跡,也許是一雙被磨平鞋底的鞋,也許是一罐花椒,一罐印度茶,也許是故事中那塊混紡的印度地毯。或是看到某個來自遙遠的地方的包裝印著看不懂的語言。

原來真的到了這些地方啊。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提姆波頓的電影《大智若魚》(Big Fish)中,主角的父親總是講一些奇幻的故事;主角從來都不太相信這些故事是真實存在的。但如果他父親的記憶裡面有這麼多不一定存在的故事,那這些真實的時間裡,他都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呢?所有虛構的故事必然混雜了真實的記憶,眾多的經歷才有辦法堆疊出這些想像。而與虛幻交雜的故事可能代表了內心中的某種盼望。

什麼才是真實的呢?在青年登場的旅人的上上本書。那些旅程,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景色。卻可能有類似但不近相同的記憶,情節在轉折之際有微妙的不同。以為的情緒也跟回憶中的不一樣。也許翻出了照片,看到的又是另外的模樣,也許是比想像中更矮小的影子,也許是比記憶中更遼闊的山河。

什麼才是真實的呢?第一人稱的旅者身旁常常還有一起旅行的旅伴,跟許許多多的作者一樣,將這些暗示在文字中的另一側,隱隱約約;包含在「我們」之中,包含在「一行人」之中,一起看到了這些地方,低調又開心地一起出發。

而最終,永遠都在身邊的旅伴還是休息了,也許沒有誰可以永遠結伴同行,所有的旅行還是會回到獨自一人。那位年輕的室友也脫離了旅程,來到了地球的另一端,開始了另外的故事。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本書的他把介紹的任務就先擱著了,擱了許久,去面對他原本是旅行卻莫名定居在異鄉的混亂人生。

就這樣又過了好幾個月,有天,收到了旅人在不知道哪片海洋釣魚的照片,在船上一手拿著釣竿一手緊握著一大尾活魚,還是用智慧型手機傳來的。
原來都還在旅行啊。青年默默想著。還是在追尋新的地方,或是在不同的地方尋找過去沒能停留的,也許上次釣的是幼時南投池塘旁的青蛙。

旅人的旅行接觸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還是在繼續;就好像電影該有的最後,經歷總總,還是會揹上背包,再度踏出家門。

畢竟還有沒去過的地方呀,畢竟還有那麼多耗盡一生想看也看不完的書;有些地方不一定會再回去,但還有更多想去卻沒去的地方,所以能出發的時候還是記得要出發。

很久很久以前,年長的室友對年輕的室友提議,休學揹著背包去一起去沙漠中探險。

「可是我還在學校啊,可以等長大之後再去嗎?」
「等你長大之後可能就很難出去這樣久了。」

當時不了解,後來才知道長大之後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應該早一點丟下一切就出發的。

書,是家人共同的記憶。
書,是家人共同的記憶。

二十幾年前,有一本書叫《旅行》;這次旅行的旁邊多了讀書。《旅行與讀書》,就好像一對搭檔,一個叫旅行一個叫讀書,他們總是一起出發,帶著彼此,去到很遙遠的地方。

於是好多記憶擠壓結合成一塊,好多資訊只記得片段;如果能記得更多就好了。還是要寫下來吧,還是印成字吧。青年私心地想,那麼多回憶的片段如果找不到了,該怎麼辦?

那麼多知識的花絮,在一起的時候,以為是自己的,可是分開了,卻總是散落成一撮一撮,連不成一線。

如果可以,也幫我留下旅行的痕跡。如果可以,要讓文字帶著去旅行;帶著還去不了的人們。就如同當年想著不知道有一天是否可以去到這些書中所描述的地方,年輕時的自己。

於是關上了門,青年漸漸脫離了旅程。但是回到家中的書櫃還是共同的,擁有的記憶還是聯結著。

詹宏志、詹朴與王宣一,一家人和詹宏志的新作《旅行與讀書》(新經典文化)
詹宏志、詹朴與王宣一,一家人和詹宏志的新作《旅行與讀書》(新經典文化)

*作者為APUJAN 設計總監。本文選自作者為父親知名出版人、作家詹宏志新作《旅行與讀書》(新經典文化)之推荐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