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最大黨爭霸戰

近幾屆的立委選舉結果呈現「藍消綠長」的態勢,國民黨在立法院的席次節節敗退,民進黨則大有斬獲。2020立委選舉除了原有的政黨外,還多了台灣民眾黨等政黨加入戰局,立院版圖如何變化已成各界關注焦點。

搖擺選民左右選局

選舉除了穩固基本盤,搖擺選民也是政黨全力爭取的對象。搖擺指數愈高,代表可流動的選民愈多,選區內各里曾翻轉的次數也愈多,以立委選舉來說,中彰投的14個選區中,就有9區位列搖擺指數前40%的30個選區中,「決戰中彰投」的確不可輕忽。

圖表說明:

搖擺指數運算基礎為2004年到2018年共10次縣市立委及市議員選舉的投票結果,以里為最小計算單位,綜合整理各里歷次選舉是否發生不同政黨、無黨籍候選人當選的翻轉情形,並套用「混亂程度(熵值)」的概念,排除各里屬於泛藍(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民國黨等)、泛綠(民進黨、時代力量、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台聯等)、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基本盤,得出「搖擺幅度」,再納入選舉人票數多寡,最終綜合計算出「搖擺指數」。

搖擺指數愈高,代表搖擺選民、票數愈多,而且這些搖擺選票「無政黨屬性」、「無方向性」,是「搖擺選民」或「真中間選民」。再將個別立委選區所屬「搖擺里」的搖擺指數加總,可得出各選區的搖擺指數,個別選區搖擺指數愈高,就代表可流動的選民愈多,選區內各里曾翻轉的次數也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