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帶動了便利,成為民眾日常通勤的重要工具,自1987年,台北市政府捷運局成立以來,多線捷運線齊施工,有交通黑暗期,也迎來了如今的光明。隨著各縣市對捷運交通興建的需求,新北、桃園、台中、高雄陸續成立捷運局,讓北市捷運局如今的地位顯得尷尬,頻頻代辦工程不說,也呈現各縣市搶北市人才的奇景。北市府呼籲,應由中央統籌出「捷運工程總局」,勿讓縣市政府各自為政,10日下午舉辦的「首都圈捷運資源整合論壇」,由《風傳媒》為您整理出捷運局整併前躲不過的4大難關。
一、 地方捷運局人才的移動問題
北市府捷運工程局目前有1404人,當初為因應短期內興建捷運,多以非經考試的派用招人,但是去年考試院廢止《派用條例》,捷運局依過度條款規定,3年內(2018年前)需調整為任用機關,9年內(2024年前)是局內派用人員升遷的最後機會,之後便不得再升遷,因此,北市捷運局若裁撤合併成中央單位,當前的派用人員該如何併入?中央有併入的空間嗎?併入後的升遷機制為何?成為一大難題。
囿於目前的《行政院組織法》,變革後的組織數量已達法定額度,中央現階段難再增加一個「捷運工程總局」,或需等到520新政府上台後,柯文哲尋求蔡英文幫忙,同時獲得立法院各黨派的支持,才能解套。
此外,北市捷運局目前的定位相當尷尬。北市範圍內的捷運工程已大抵完成,北捷局的1404名人力,有泰半的時間從事「非」捷運工程業務,像是修馬路、補公園、建校舍,否則就是代辦外縣市的捷運工程,像是新北三環三線、台中捷運全段、桃捷部分路段,代辦項目達百項,然而,為什麼需要由政府成立工程單位,收取施工後的個位趴數管理費?北捷局的存在很自然地落入「養人的單位」,否則,這些曾為台灣打拼的捷運工程人員,就等著被其他縣市的捷運局挖腳,如此,等同由北市市庫持續為他縣市捷運局培養人才。
對此,前北市交通局長濮大威表示,人員不可能轉到同一個中央單位,必須要有多個轉移的單位,但要有一個核心的中央單位把核心技術集中,做組織改造,中央或許可以把不同地方的專業整合起來使用。
中興顧問社土木水利及軌道運輸研究中心主任鍾志成則表示,就資源的運用面來說,台灣沒法培養這麼多的捷運工程人才,北捷人員陸續被桃捷、高捷挖角,但從行政角度看,組織改造難度高,限制多,地方捷運局人力或許有機會紓解到鐵道局,解決地方人員沒處去的問題。
二、 捷運系統整合與統包問題
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指出,北捷採取規劃、設計、施工監造、營運一手包辦的作法,但其他縣市政府採「統包」工程,將責任與風險轉嫁廠商,統包工程很容易缺乏政府的專業監督,無法為百年建設把關,這也是人才分散到各縣市造成的,各縣市都不夠人力單獨從事一條龍式的捷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