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劉任昌觀點:「科學家」未曾對諾貝爾「文學獎」反應得如此熱烈

2016-10-20 06:50

? 人氣

《科學》期刊發行單位新聞編輯David Malakoff發表評論的網頁截圖。

《科學》期刊發行單位新聞編輯David Malakoff發表評論的網頁截圖。

諾貝爾獎委員會在10月13日宣布:美國搖滾、民謠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出生)獲得文學獎的殊榮,獲獎原因是「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詞句。」(creating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inarguable)(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傳奇搖滾教父、歌手詩人巴布狄倫摘下桂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主筆諾斯(Anna North)在同一天高調貼出標題「為何巴布狄倫不應該獲得諾貝爾獎」(Why Bob Dylan Shouldn’t have gotten a Nobel)的評論指出,全球的閱讀風氣逐漸衰退,諾貝爾文學獎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能帶動知名作家的書籍銷量,鼓勵人們閱讀,更重要的是,頒發文學獎給詩人或小說家,可證明小說或詩仍然重要。(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媒體評論:巴布狄倫根本不該得獎!)持續我最近對醫學獎的相關事件評論(日本的勤奮、誠實、堅持、一絲不苟的傳統民族性,終於再獲得肯定與鼓舞,走出學術舞弊醜聞陰霾!),我從科學界對Bob Dylan獲獎事件的反應,提出不同於文學界或新聞界的分析觀點。(劉任昌觀點:大隅良典獲諾獎,一掃日本近年之學術舞弊醜聞陰霾

圖示
圖示

在《紐約時報》發布「為何巴布狄倫不應該獲得諾貝爾獎」的評論之前,和文學或新聞界似乎無關的《科學》期刊發行單位美國先進科學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已經先罕見的做出反應。他們新聞部編輯David Malakoff在美國時間的上午九點,發布一篇從科學「撈過界」去評論巴布狄倫獲得文學獎的文章,標題為「被科學家喜愛在論文中引述其歌詞的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獎」(Bob Dylan, thesongwriter scientists love to quote, just won a Nobel Prize)。就我經驗所知,科學界未曾出現如此與諾貝爾文學獎共鳴的現象!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什麼意義或啟發?

配合Bob Dylan 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科學》期刊的網頁回顧《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影響係數19.967)在2015年12月14日刊出的文章,該文章標題是「科學家的創新隨想:在生物醫學論文中引用巴布狄倫」(Freewheelin’scientists: citing Bob Dylan in the biomedical literature),我在此說明這篇有趣的文章,也說明為何應該屬於嚴謹的醫學學術期刊,會刊出這種文章?說明如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