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廣告的宣傳方法:《無印良品為什麼在全世界大受歡迎?》選摘(1)

2016-12-20 06:00

? 人氣

和當地藝術家合作、舉辦演講等企畫,也是MUJI的品牌塑造。在這之前,不知道MUJI的人,應該也會心想:「跟這群藝術家一起舉辦論壇的MUJI是什麼?」進而產生興趣。尤其MUJI的目標客群是年輕人,他們對於這種話題非常敏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中國,我和原研哉、深澤直人於2015年3月,受邀參加中國服裝論壇,這是中國最大的時尚論壇。我們努力針對MUJI的設計哲學和品牌理念等,進行深度討論。

這個論壇透過媒體和網路,播放至全中國,產生一連串的效應。對於MUJI的設計哲學和品牌理念產生共鳴的人造訪了分店,購買商品,成為支持者。

不只是在中國,2012年,金井也曾和身為工業設計師、參與Apple和Microsoft等公司產品設計的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一起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針對設計的可能性進行演講。據說當天,會場擠滿波士頓與哈佛大學等300名學生。

據說當金井說明「不是這樣最好,而是這樣就好」的意義時,因為僅僅一字之差而讓意思產生天壤之別,讓會場發出讚嘆的聲音。

許多學生好像都已經知道MUJI,在Q&A中進行熱絡的討論,如果透過參加者口耳相傳,讓MUJI主義更加廣為流傳的話,MUJI的支持者應該又會增加。

此外,我們也在歐洲首度拓展Found MUJI的商品區,並與法國的生活風格專賣店merci合作,展示、販售與法國文化相關的創新傳統商品。

進行販售的新店MUJI Forum des Halles Place Carrée在開幕的前一晚,由藝術家尚・米歇爾・亞伯羅拉與merci店經理尚・盧克・科隆納(Jean-Luc Colonna)邀請原研哉,舉辦有關文化與藝術的談話活動,現場聚集了許多人。

透過在各國持續舉辦這類型的活動,MUJI的品牌在今後應該會更有份量,成長為日本前所未有的企業型態。

那麼,為什麼MUJI能夠進行這種嘗試呢?理由是,艾未未與王澍都是MUJI的支持者。我們邀請參加演講的人,都是理解MUJI理念、喜愛MUJI的人。

我們從王澍口中得知,艾未未的工作室裡,有許多MUJI的PP收納盒。於是金井與松崎便造訪他的工作室,據說工作室裡擺放了許多MUJI的瓦楞紙箱,他也真的有在使用PP收納盒。因此,我們才會邀請艾未未來演講。

具有影響力的人是MUJI的支持者,為了MUJI進行演講,這比起宣傳商品,對市場會造成更大的衝擊。這樣的衝擊或許比不上連日在電視台播放廣告,但我認為以論壇為主,透過口耳相傳的方法,這種宣傳才是MUJI風格。

尤其中國的網路使用人口多達6.5億,數量十分驚人,而且中國人民原本就強烈不相信政府與媒體,口耳相傳的力量強大,所以利用社群網站的人也很多。因此,對中國來說,口耳相傳比較具有影響力。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無印良品為什麼在全世界大受歡迎?》。作者為松井忠三,松井Office社長,前良品計畫會長。1949年生於日本靜岡縣,1973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現筑波大學)體育系後,進入西友Store(現西友公司)服務。1992年轉至良品計畫,2001年就任為社長,並從企業文化著手,改革陷於虧損狀態的組織,讓業績呈現V字型復甦,2007年更創下公司史上最高營收1,620億日圓。2008年擔任良品計畫會長,2015年退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