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到底農田水利會的財產是誰的?

2018-01-19 06:00

? 人氣

農田水利會改公務機關,國民黨極力反對,曾動員包圍立法院抗議。(資料照,甘岱民攝)

農田水利會改公務機關,國民黨極力反對,曾動員包圍立法院抗議。(資料照,甘岱民攝)

近年國內旅遊發展很快,無論國內外旅客旅遊人次都創新高,而在台灣有許多地方的風景區,特別是跟水或湖有關的地方,其地名都有埤、塘、圳等字,例如宜蘭有名的天送埤、長埤湖等,或台大校園的柳公圳,更不用說有名的嘉南大圳等,而這些地名的由來,其實多數跟台灣的農田灌溉水源系統建立有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早期是農民開墾的土地來提供水源

這些地方,年紀大一點的當地老人家都知道,很多都是延續日本時代就有的農田灌溉系統,那這跟農田水利會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若要追溯,更早期透過開拓所謂的堤、埤、塘、圳來灌溉農田,確實是私人開墾開始的,遠在日本時代以前清朝與鄭氏王朝,甚至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候,目前台灣農地計算面積的「甲」,就是延用荷蘭人的計算方式。

荷蘭人之後,是鄭成功政權統治時期,在當時為了養軍隊,農田的耕種面積越來越大,因此,這些水利設施的使用費用,變成鄭氏政權收取稅收的一種來源,而為了收錢,遂開始有組織起來,到了清朝時期,則更有組織並開始頒布法令來規範,而這就是台灣農田水利會的雛形了。

日治時期開始有正式的農田水利會,也就是以前所稱的「農田水利組合」,從這時期開始,由於政府更加的積極介入,而有一連串透過政府出錢投入的農田灌溉系統大型規劃與建設出現,例如「官佃溪埤圳計畫」即大家都知道的嘉南大圳。

各階段台灣統治者開始加強投入開發農用水利資源

如前面所言,因為農田灌溉最早開始是台灣先民私人築起的小型灌溉系統供給,所以不是公共資源,而後來因為農地耕種面積越來越大,而導致管理上的困難與衝突,所以成立農田水利組織來管理,並開始投入大量政府資源來建設。但構成的成員制度,仍然維持舊有的會員體系,也就是說,在灌溉水權上,必須加入農田水利會,並繳費用以使用水源。

而現在的情況,政府當初就是接收日本的制度與資產,只是改名成現行的「農田水利會」,故這個制度有其背後的歷史淵源,農田雖屬於農民,但水權事實上屬於全體人民,世界各國都採用這樣的認定,其目的是為了水資源使用的「中立性」,讓水資源不會被少數人壟斷,例如早期荷蘭鄭氏王朝時期,先來後到的人可能就會有水源使用的爭執,而需要殖民官員介入,而在工業化社會,維持農田水利會的組織與權力,則是避免水資源被工業所掠奪的一種有效抵抗力。

70到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成為工商業化的社會,伴隨耕作土地減少、農民人數減少,以及農業外系式微等,所以政府在1994年開始,全面性的補貼灌溉區的水租、工程費用等,一年費用光水租就20幾億,包含工程費用,則高達60幾億,至今我們的政府已經投入上千億的預算在農田水利水利會了,這還只算1994年以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麒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