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海鮮奢侈事件」中的怪現象、不道德、與玻璃心

2022-09-12 06:50

? 人氣

其次,由前述事件始末來看,應該只是媒體記者偷懶而玩起複製貼上,但其內容觸及台灣民眾某根敏感的神經,於是吸引大量民眾參與,無關乎網軍的領頭帶風向。然而,由於這把火燒得太快,藍綠陣營都產生政治聯想,於是陰謀論相繼誕生。藍營的陰謀論可以用媒體人趙少康的「自己執政不力,最後又回頭搞這種廉價低俗的仇恨動員」,和「拿國家機器霸凌藝人挽救陳時中選情」為代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綠營的陰謀論,則以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所言最聳動:「誰點第一把火的…如果是紅軍,我們該警惕,這是一個成功的資訊戰,顯示紅軍已經能掌握綠營網軍和綠粉的心理開關,有能力製造火種、操縱風向...挑起藍綠雙方互毆」。有趣的是,如果有人詢問張景森,指出率先報導這個事件的前兩家大眾傳播媒體是「民視」和「三立」,不知道他會如何答覆?

陰謀論不需要證據,而且類似於「神明確實存在」這類的主張,通常都無法證明其錯誤。更糟糕的是,我們很容易相信陰謀論,尤其是符合自己立場的陰謀論。舉例而言,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有研究指出美國過半數民眾相信媒體對該病毒的危險性誇大其辭,目的是為了讓當時的總統川普難堪,而且共和黨支持者相信的比率達到7成,比民主黨支持者高出1倍!

有些陰謀論很無聊且明顯錯誤,例如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所言,浙江衛視在字幕上把「台灣」變成「中國台灣」的小動作,是意圖利用這段訪談進行對台統戰──這應該是認為台灣人很無知,不知道把「台灣」稱為「中國台灣」是中共既定立場,早已納入新聞報導寫作規範當中,而很不幸的是那些盲目引用其論點的記者和主編,正好就是屬於無知的一群!

但無論如何,沒有證據就不應該亂說話,媒體也不應該刊登這類缺乏證據或邏輯錯亂的言論。然而,我們每天都可以在新聞報導中看到這類的陰謀論,尤其是在經常不需要交代新聞來源或評斷依據的政治領域,而且即使某位評論者被重重打臉,似乎也完全無關緊要,媒體仍然樂於對其言論片段引用或全文照刊──簡單的說就是台灣的政治評論似乎不講究公信力,胡說八道也無妨!

民主失衡,邁向一言堂社會

最後也最重要的怪現象是,我們以置身民主陣營而欣喜自豪,但這個事件卻顯示,許多民眾完全沒有「人人平等」和「思想與言論自由」的觀念,唯有符合他們觀點的思想與言論才可以存在,百分之百傳承了專制時代的「一言堂」。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公布的資料,該事件發生前3個月當中,楊丞琳的網路聲量平均每天不到1千,網路口碑大致是正負1比2,但9月5日當天網路聲量爆衝到2.7萬,網路口碑則呈現正負1比3,顯示大部分網路論述都偏向於攻擊譴責的那一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