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評論: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習近平拿什麼來激勵企業家、提振民營經濟信心?

2023-01-10 08:10

? 人氣

修憲提高民企地位

假如監管當局謹小慎微,不敢讓螞蟻金服重啟IPO,官方還有第三張牌可用,即在今年兩會修改憲法有關非公經濟的表述,提高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這一做法在恢復企業家信心方面雖然可能不如前面兩做法那樣能夠直接帶來效果,但從長遠看,為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法律基礎。雖說法律實際上經常不如長官意志來得管用,可當局畢竟一直在倡導所謂的法治建設、依法治國,官員和百姓的法律意識比過去還是有大大提高,長官意志有時也要披上一件法的外衣,而不再像過去那麼赤裸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憲法是根本大法,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來,首先得從憲法做起。現行憲法對國企和民企的規定主要在總綱的第七、十一、十二、十三條,兩者的法律地位確有很大落差,與民營經濟的實際作用嚴重不符。比如規定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非公經濟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則只是「不受侵犯」,也未見要「保護」。修改憲法,把對非公經濟和公民個人的私有財產的表述,提到和國有經濟與公共財產同等程度,消除兩者之間的法律落差。

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之舉和非常之勇。要想恢復民眾尤其企業家的信心和信任,中國當局必須在上面三個選項中錨定兩個,然而,當局可能沒有這樣的膽識和遠見,三件事情一件都不去做,白白流失信任,那就等著繼續沉淪。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鄧聿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