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與小氣的分界線是很微妙地,節儉並不表示這個人小氣,相反地小氣的人也不一定節儉。可是要讓人覺得既節儉又大方,實在是不容易。旅居瑞士這幾年來,偶爾會聽到周遭的外國人抱怨瑞士人喜歡斤斤計較,甚至父母親向自己兒女收房租的例子不勝枚舉,難不成瑞士人真的會如此小氣嗎?
勤儉的生活背景
我覺得與其說瑞士人小氣,倒不如說他們生性勤儉,凡事精打細算更為貼切一點,尤其是瑞士百分之七十是德語區,德語系的文化向來就是以〝親兄弟明算帳〞的方式來教育小孩。既然連自己最親密的父母親或兄弟姐妹都分得這麼清楚了,那瑞士人對於自己的伴侶或朋友會劃清界線也就不足為奇了。我想這和瑞士的歷史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由於瑞士位於高海拔的阿爾卑斯山區,貧瘠的土地無法生產足夠的農作物來糊口,因此古代的瑞士曾經是個很窮困的國家。當時瑞士的男人得去鄰近國家當「傭兵」,以自己的性命來賺取糧食。分別前往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瑞士男人們,有可能因效忠不同的國家而造成戰場上手足相殘的悲劇。
在工業革命之後,瑞士變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現今它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更是首屈一指。不過瑞士人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奢侈,過去農村出身的貧困背景,讓人們養成了刻苦耐勞和勤儉的美德,他們想辦法克服天然環境的劣勢,發展出享譽國際的品牌和觀光產業。如今瑞士能享有這樣的環境,是經過努力奮鬥所獲得的成果,絕對不是運氣好憑空得來。
節儉的瑞士人
今日瑞士的生活環境已經不像古代那麼刻苦,可是從許多小細節,依然可以體會到瑞士人辛勤努力工作的態度。在瑞士上班很彈性,對於請病假或是遲到早退,通常不會太過於嚴苛,有些公司甚至沒有規定上下班打卡的制度,卻很少聽到身邊的瑞士朋友,利用這些優惠的福利而偷懶。相反地,不少人因為擔心工作無法如期完成,反而會提早去公司上班,或是延長自己的工作時間。
瑞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富裕小國,勤勉的態度和務實的精神絕對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即使非工作上的需要,舉凡做一張桌椅或是整修房屋內外等家務工作,瑞士人會選擇自己動手做,一來是可以節省聘請工人的費用,二來他們也喜歡這樣敲敲打打的過程,所以瑞士小孩從小就養成DIY的生活樂趣。
多金的國度?
瑞士人的所得收入,在全世界的國家中是名列前茅。可是放眼看去,跟鄰近的義大利或法國相較之下,瑞士人的衣著裝扮看起來既不怎麼時尚又跟不上流行的腳步,我想這深受瑞士人勤儉個性的影響!在他們的觀念裡,衣服主要是用來實穿和保暖用的,人並不需要以名牌的昂貴服飾來提升自我的價值。
根據調查,瑞士人平均的月薪約六千多瑞郎(將近20萬台幣),連一般餐廳的服務生或是普通的店員,都能擁有年薪百萬台幣的收入,因此大家對瑞士總是存著「有錢、多金」的刻板印象。不過千萬別忘記,高收入的國家,生活消費指數一定也很高,當然瑞士也不例外。所以瑞士人如果不懂得節儉,再多的收入都不夠日常的開銷。
為了要節省開銷,不少瑞士居民會特地開車前往物價低的鄰國購物,上超市採買日常用品及食物,於是「出國買菜」成為住在瑞士邊境民眾的特殊生活型態。除了基本的生活支出外,再扣除雜七雜八的稅款後,瑞士人就不是大家所想像的多金了。那些所謂的瑞士富豪,說穿了有許多是來瑞士置產的外國人!
後記
瑞士優美的景色和完善的福利,成為令許多人稱羡的國度,可是卻很難體會那光鮮亮麗的背後,瑞士人也是靠自己努力去挣來的,從貧窮的小國發展精密及觀光產業,搖身一變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度。台灣不論國土大小或是某些外在條件,跟瑞士都頗為相似,瑞士的成功倒是可以讓台灣當做借鏡。
圖文 / R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