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瑞觀點:2024年台灣大選的老少配與藍白合

2023-11-10 06:50

? 人氣

3.思考遇邏輯不同

國民黨是百年老黨,不論是人力、財力、資源、政策等均比民眾當高出甚多,然而,前者為宮庭制度,老人政治明顯,缺少活力,更無青年才俊參與其間,思想僵化,沒有創意,大多墨守成規;而民眾黨則是年輕有活力,更懂得如何吸引年輕選票,並隨時引進被國民黨抛棄的人才,因而形成一股銳不可擋的勢力,而其相對年輕與先進的想法與做法,也與老而缺少精進企圖心的國民黨大不相同,在此情況下,藍白合便已存在著極大的認知落差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四、藍白的合與不合

在民心思變,各黨卻因私心而各懷鬼胎,以及政治環境詭譎難以掌握的情況下,有關政黨的藍白合與不合的問題,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政黨合作的考量因素

1951年,法國政治學家莫里斯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在他的政黨論(The Political Parties)一書中,主要是探討關於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之間關係,並提出著名的杜瓦傑定律(Duverger's law),其是指簡單相對多數決選制會產生兩黨制;而贊同投票制有利於產生第三大黨,比例代表制有利於產生小黨(均為多黨制)。在民主國家中,因為原本支持小黨者為了避免自己手上的選票遭到浪費,從而自動「理性地」轉移給大黨,也就是俗稱的「棄保效應」,導致小型政黨失去了生存空間,並形成所謂的「杜瓦傑定律」,且實施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的地區,會經常出現此種現象;而與此同時,主要大黨也不斷擴充其總括性特徵,即盡可能地將所有政見都吸納進來,也加劇了杜瓦傑定律的一再發生。

在杜瓦傑法則(Duverger’s law)中,理性選民的「心理性因素」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蓋因在單一當選相對多數決的選舉中,理性選民為避免浪費選票,會策略性地投給有希望勝選的大黨候選人。對政黨而言,除非在選舉中有贏得過半票數的把握,否則為避免落選而逐漸被淘汰,可以主動出擊,在選舉上和其他政黨合作,來確保當選的可能性。如在某些選區支持其他政黨,以換取在其它某些選區的勝選;或者是聯合競選,以換取當選後共同執政的利益。換言之,透過政治利弊得失的計算分析,政黨領導人可以在選前聯盟合作,來獲取政黨與自身的最大利益。

另外,即使在選民無法進行策略性投票的情況下,這樣的政黨合作會不會產生兩黨制?或小黨為大黨所併吞,或許這才是藍白政黨領袖對藍白合與不合的重要考量因素吧。

(二).藍白合

在政治現實量下,政黨合則兩利,不合則兩害,因為若是藍白不合,依據各家民調顯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將以40%左右的選票當選總統。這不僅會讓期望政黨輪替的60%的民意失望,民眾黨也會面臨泡沫化的危機,在缺乏行政權的情況下,要靠一人政黨來持續發揮政治影響力並不容易。親民黨、新黨在全盛時期分別有46及21席立法委員,至今已少有人記得。因此,藍白合有其現實的考量及其必要性,說明如下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