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次都大漲,比特幣減半還會重演歷史?一文看懂專家解析投資契機與風險

2024-05-09 14:39

? 人氣

不少投資人開始關注每隔四年的減半事件,對比特幣投資市場有何意義。(資料照,美聯社)

不少投資人開始關注每隔四年的減半事件,對比特幣投資市場有何意義。(資料照,美聯社)

比特幣剛於4月20日完成第四次減半。減半(Halving)為管控比特幣供給的重要關鍵,且過去三次減半使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儘管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但多次重演的歷史軌跡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特幣始於2008年問世的比特幣白皮書,當中闡述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及相應支付系統概念,透過融合博弈論、加密演算法及點對點網路系統,安全驗證加密貨幣交易記錄,以降低對主管機關的依賴。

比特幣經歷十多年考驗,其韌性及增長潛力得到全球投資人認同,價格於2024年3月再創歷史新高。比特幣強勁的表現觸發今年4月再次減半機制。不少投資人開始關注每隔四年的減半事件,對比特幣投資市場有何意義。

何謂比特幣減半機制

在深入探討比特幣減半的影響及契機前,應先了解其特性。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目標為,建立有限供給且可有效控制供應量的數位貨幣。透過減少比特幣區塊獎勵,能限制新比特幣的供給,以維持其供需的穩定性及價值。

減半就是將區塊獎勵減少一半,減少新比特幣產生,調節流通量,確保其稀缺性。比特幣預設發行上限為2,100萬枚,每一枚新增比特幣是透過挖礦產生,指礦工以專業硬體進行運算,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驗證及記錄網路上的比特幣交易,過程中形成新的區塊。最先完成驗證運算並成功將新區塊放上比特幣區塊鏈的礦工,可獲得新產生的比特幣作為獎勵,又稱區塊獎勵,即比特幣新供給的由來。

在2009年比特幣發行初期,為鼓勵早期參與者,礦工每挖出一個新區塊可獲50枚比特幣獎賞。為控制供應量,每新增21萬個區塊,區塊獎勵的比特幣數量將減少一半,由於運算出每個新區塊需時約10分鐘,以此推算,大約每四年會觸發一次減半事件,此過程將持續至所有比特幣被挖出為止,預計於2140年結束。

比特幣設定供給上限,可防止如傳統法定貨幣般出現無限通膨情況。減半機制發揮關鍵作用,減緩比特幣新增供給速度,確保比特幣生態系統不會出現過度通膨。

例如,2011年比特幣通膨率達50%,2012年觸發減半後隨即降至12%;本次減半前通膨率為1.74%,預計減半後將降至0.85%。

市場需求與比特幣新供給減半互為影響

如經濟學的供需法則,減半事件對比特幣投資市場構成影響。當新供給減少,市場需求相應出現波動,價格隨供需變化而漲跌。

最新一次減半事件在今年4月20日完成,未來比特幣價格走勢將受影響,建議投資人及早了解此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並認識可催化比特幣價格長期上升的潛在因素,有助把握投資契機。

比特幣價格於每次減半前大幅波動,反映市場的投機性質。然而, 隨著時間推移,價格波幅往往逐步收窄,顯示市場漸趨成熟。

綜觀過去數次減半事件後的一年,比特幣價格皆較減半前呈現顯著升幅,此趨勢或基於以下三大因素。

首先,供需效應。過去十年,比特幣需求持續增加,減半使供應減少,供不應求的壓力導致價格趨升。

其次,比特幣的起源及減半事件,與全球投資市場資金流動週期存在一致性。比特幣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誕生,其後每四年一次的減半時間表,與傳統法定貨幣的擴張及收縮週期不謀而合。

最後,2013年起出現的美國比特幣信託、2019年上市的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ETP)、2021年掛牌的比特幣期貨ETF和2024年面世的比特幣現貨ETF,此等創新投資工具,為投資人提供其他投資比特幣的途徑,且能跨越不同的市場週期。

面對最新一次減半帶來的潛在投資機會,投資人宜保持審慎,應先充分了解比特幣的特性,並認清所涉及的風險。

2140年比特幣完全開採後將會如何?

預設的2,100萬枚比特幣一旦被完全開採,將不會再有新供應流入市場,挖礦競賽也將隨之告終,礦工將改為透過交易費取得收益。

缺乏新比特幣供應,將導致礦工獲利下降,礦工數量或因而減少,但區塊鏈仍存在其他可能性,可能催生全新的收益來源,如礦工可就驗證高額交易收取更高交易費、與閃電網路等其他比特幣第二層生態系統供應商合作,促進日常小額交易。

第四次比特幣減半事件後,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故事仍持續發展,開啟全新章節,預計2140年將寫下最終篇章。


作者/黎樂知(富達國際數位資產投資副總監)

責任編輯/林彥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