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工業住宅問題存在已久,日前民進黨籍市議員王威中在市議會總質詢時重提老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當下誓言任內不准再出現新的工業宅,並表示投機主義者先處理、自用者二階處理;然而政府根本難以掌握工業宅的數量,柯文哲開的支票要如何落實,仍有待觀察。
所謂工業住宅,指的是土地在都市土地使用分區上被列為「工業」用地,建商卻違法興建住戶,以低於市價脫手轉售。購屋者可能在資訊不充分的情況下,購入違法住屋,一旦被查獲,遭罰的是房屋持有人;甚至住戶可能在某一天發現隔壁蓋起工廠整天敲打、影響生活品質,提告卻慘遭敗訴,才恍然大悟知自己才是違法的那一方。
為了躲避法令,建商違規樣態多元,多半在興建完畢並取得使用執照後,以水泥毛胚屋的狀態賣給個人,再由個人依據居家需求,進行室內裝修,一旦被建管處發現違規改建為住家,建管處開罰的將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即購屋者),因此衍生住戶與建商、住戶與政府間的糾紛。
市府稽查、開罰阻礙多
除了賣給個人,有的建商還會改裝成高檔日租招待所或旅館出租,賺取高額房費,但當建管單位前往稽察時,往往以涉及居住隱私、不得侵入民宅為由,規避稽察,讓工業宅巧妙躲開公權力的法眼。
王威中調查後指出,市府必須要取得旅館居住發票或相關證明,才能開罰,且僅能裁罰開證明發票的那一戶,若要裁罰同棟的其他戶,還得逐一取得證據,使得市府在稽察時倍感困難。而此種情況,在台北市的南港、內湖新興工業區最為常見。
工業宅廣告「引誘違法」
王威中更點名建商維多麗亞建設公司所蓋的「河岸慕上」、「H24 雲端」、「Victor 嘉醴」等建案,在網站上的銷售介紹,不但未明確標示出為工業區用途,銷售廣告還寫著「一橋相連內科園區,上下班舉步從容」、「為捷運、辦公、商務、休憩、生活、自用」;王威中直指,這根本是引導買家作為自用住宅,引誘違法。
柯文哲上任後,宣誓任內不准再出現工業宅,要求嚴加查辦。都發局總工程司劉惠雯表示,仍在研議增加新的辦法,不過目前已存在既有的一套解方。
日前,建管處總工程司邱英哲表示,建管處目前以4道關卡遏止工業宅。第一,建案興建前,以圖審方式進行平面審查,看工業區建物內是否另作他用,圖審通過後才能施工;第二,施工階段,建管處會去視察室內管線裝修是否類似住家,例如:廁所污水管線是否散布在隔間中,據此判斷裝修完畢後,廁所是位於獨立門戶內或是在公共空間的辦公室、工廠型態;第三,取得使用執照前,建商必須繳交以樓地板計算的保證金,保證室內裝修不會違法;第四,建管處納管建物,若遇違法,可撤銷使用執照。
信義房屋企研室主任蘇啟榮建議,民眾購屋前應慎察土地使用分區規定,可閱讀建商的不動產說明書,內有土地使用分區圖,一般會寫上是「廠房」、「住家」或「集合住宅」等字眼。此外,購買工業區建物獲得銀行貸款的成數,通常較一般自用住宅低,購買單價也低,蘇啟榮粗估,以北市土地價格高漲的情況來看,工業區土地取得成本可能只需要住宅區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