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許多經由巴爾幹半島前往德國的難民搭著火車抵達慕尼黑(Munich)車站,近半個月以來,慕尼黑車站反覆上演著:火車進站、難民下車,下列火車進站,下一批難民下車的場景。
這些幸運得以在慕尼黑車站下車的難民中,許多是經過遙遠旅途後才辛苦脫離困苦生活環境的孩童,而且,他們大多隻身出發,沒有親人作陪。
Afghan boy's lonely start in Germany http://t.co/Lb8k5ImDUM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2015 9月 14日
與同伴走散
15歲的阿里(Ali)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出發,他和其他同年紀的孩童一般,自阿富汗出發後經陸路到達土耳其,再走海路繞過希臘後,從巴爾幹半島西部上岸,前往奧地利,最後進入德國。
阿里下車後,走進了慕尼黑車站的廁所裡,又累又餓的他出來後,發現他和一起搭車的同伴走失了,一句德語也不會說的他,孤伶伶的站在慕尼黑車站中,最後,阿里鼓起勇氣走向1名德國鐵路警察求助。
警察向現場記者求助,詢問是否有人會說法爾西語(Farsi),《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哈塔姆(Nassim Hatam)走向前,決定幫助阿里,並紀錄他的德國新生活。
前往落腳處
阿里在車站附近簡單進行了基本的身體檢查後,德國鐵路警察給了他食物與水,哈塔姆發現,阿里身體不斷的顫抖,社工拿了條毛毯披在他肩上,阿里哭著說:「我害怕看到警察,因為怕被送回阿富汗」。
哈塔姆與阿里在車站等了一會兒,1名社工開車前來,要送兩人到專門收容無依親孩童的「豪斯7號」(Haus 7)收容中心。
哈塔姆發現,也許是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落腳處,阿里在車上顯得平靜許多,還向哈塔姆表示,有一天也要學社工在車上所說的伊朗方言,當社工告訴阿里,德國政府會安排他學習德文時,阿里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難民收容中心
豪斯7號收容中心外觀猶如軍營,房舍周圍樹木茂盛,綠草如茵,社工倒車進入中心空地時,一旁還有孩童玩著籃球。
哈塔姆陪著阿里進入收容中心,中心內1名20多歲的庫德族社工迎接他們,這名社工先安撫阿里的情緒,告訴他「這裡可以交到許多同齡的朋友」。
A young refugee boy already knows the joy of reaching safety in Munich, #Germany pic.twitter.com/1rUxU9ur0x
— UN Refugee Agency (@Refugees) 2015 9月 8日
阿里隔天準備到醫院進行更仔細的身體檢查,看看在從阿富汗到德國的途中,是否有阿里自己不知情的槍傷或傳染病。據悉,許多孩童在這裡被遣返回原國家,原因大多是想要取得居留權而謊報年紀。
取得居留權
阿里在收容中心待上幾夜後,就會開始執行德國政府的「淨化計畫」(clearing programme),為期3個月,在這個階段中,德國政府將為阿里安排教育,職業訓練,甚至是心理諮商,因為許多孩童在經歷了逃難過程中的痛苦後,會出現傷害自己的傾向。
Excellent Spiegel piece on Germany and immigration from July when the crisis was not yet "Syrian" http://t.co/wqOdXlOvi4 via @SPIEGELONLINE
— Adam Tooze (@adam_tooze) 2015 9月 6日
根據歐盟庇護支援中心(European Asylum Support Office, EASO)的統計,去年,德國成為阿富汗難民前往生活的地點首選,資料顯示,約有70%的阿富富汗難民成功取得德國的永久居留權。
哈塔姆得知,在阿里通過淨化計畫之前,就會學習基本的德語,3個月後,如果阿里達到計畫的標準,德國政府會給予阿里永久居留權,同時為他安排住所,屆時,阿里抬頭所看到的天空將不會再是砲彈與黑煙,而是許久不見的星星月亮太陽。
The refugee crisis is making me love Germany | Pictures Of Refugees Arriving In Munich Say It All http://t.co/IxI90Y60aU via @HuffPostUK
— Katherine Shaw (@KateParleTrop) 2015 9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