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孟觀點:親密關係的公共化─同志候選人伴侶的參政難題

2016-02-03 06:10

? 人氣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綠社盟)選前最後一場造勢大會,10日下午在台北市舉行,立委候選人苗博雅出席(曾原信攝)
苗博雅。(曾原信攝)

選區內社會保守價值的氛圍越強烈,同志候選人的身分認同就越經常被隱形、被視而不見,面臨「被迫入櫃」的處境,伴侶則改混入「助理、辦公室主任、志工」的人群中。因選舉為長時間白天到黑夜的消耗戰,這種伴侶關係的長久隱身,將壓縮平日經由同性伴侶生活而自我肯認與歸屬的空間,同志認同的被壓抑成為日常,相比已公開出櫃的候選人,隱身的伴侶將陷入更深一層的入櫃壓迫,漸漸失去過往出櫃的自由空氣,重新被推入暗不見天日的櫃子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踏出「再次出櫃」的第一步

在異性戀價值主流的社會下,很自然地,每個人從小會被預設為慾望另一個生理性別,異性戀的親密關係不需要特意「出櫃」被社會看見、或藉由日常實踐來獲得同志認同的歸屬感。也因此對一些投入選戰的異性戀候選人伴侶來說,為了彰顯自己的主體性,有些「老婆/丈夫」反而不願意強調其身為候選人伴侶的角色,例如葉湘怡寧願做為閃靈團長Doris、林昶佐的戰友,而不是「林昶佐的人妻」,更在選後要林昶佐披上「葉湘怡的人夫」的布條,扭轉「老婆屬於丈夫附屬物」的傳統權力關係和價值。

然而對同志來說,很遺憾地,能夠在傳統選區內自在地以伴侶身分向選民拜票,讓親密關係「再次出櫃」,便是衝撞社會主流、讓選民從視而不見轉向看見「同性戀的親密關係」的第一步了,其積極性意義仍有待持續挑戰。期待有朝一日,在日常生活中已出櫃的同志們,於選戰內也能更自由地在陽光下呼吸,能在傳統政治舞台中,擁有更多主體詮釋空間,展現更多元繽紛的價值。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著有《我在「女僕喫茶」工作: 跨/次文化中的女性身體與表演勞動》碩士論文、《人間社會學》〈觀看與臣服〉、《動漫社會學:別說的還有救》〈Cosplay與夢想:女僕咖啡館的慾望邊界〉、合著有《臺灣社會學刊》〈從情緒勞動到表演勞動:臺北「女僕喫茶(咖啡館)」之民族誌初探〉。關注性別、文化、政治、人權議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