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孩竟是亞洲第一胖!兒科醫師:小時候的胖就是胖,父母該用這3種方法幫孩子控制體重

2020-12-01 17:23

? 人氣

雖然「胖」這件事也與遺傳有關,但即使帶有肥胖基因的孩子,若在兩歲前能夠給予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環境,未來發生肥胖的機率就會下降至三成,其餘六成仍是飲食以及作息造成,僅剩的一成則是文化因素所引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將孩子的飲食主導權拿回來!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一、改變「以食物做獎勵」的錯誤觀念。

給孩子高油高糖類食物,並不是「愛的表現」,更不要用食物(尤其是速食類或是零食)來做為孩子有好成績、好表現的獎勵,否則日後孩子就無法戒掉這些食物的誘惑。

尤其要注意的是,高熱量的食物,不論對於哪個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應該適可而止。

二、多吃天然食物而非加工食品。

若孩子已經習慣吃餅乾糖果,就將它們換成較天然的水果乾、堅果,或是自己做的甜點。像琦琦就會自己做優格,雖然我和小肉包有時不太敢恭維(畢竟與市售的相比,原味的太酸了),但這是琦琦的愛心,而且安全無添加,我們還是要吃好吃滿啦!

另外就是將孩子愛喝的含糖飲料,換成天然的蔬果汁或鼓勵喝白開水。外食時記得要增加蔬菜與水果的攝取量,也要少吃炸物、肥肉、零食等高油脂飲食,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維持均衡飲食,並跟他們一起用餐、有時間就幫孩子準備餐點,不但能照顧全家人的健康,也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三、增加運動量,長高也能減重。

有家長問我,是否會建議孩子以「節食」的方式減重呢?我認為,與其要孩子節食,不如增加他們的運動量。因為節食會減少後續發育所需的營養素;而且短期讓體重下降,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就會快速復胖。

所以除了控制飲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運動,藉此促進骨骼成長、增加肌肉質量,讓體內的肌肉比率慢慢上升、脂肪比率下降,就會長高而非長胖了。也可多做能刺激骨骼生長板的負重運動,如打籃球、跳繩,都是不錯的增高運動。

作者介紹|阿包醫生(巫漢盟)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並擔任兒童胸腔科研究醫師。現任禾馨醫療體系兒科專任醫師。

當了爸爸之後,更懂媽媽的心情。也深信養寶包絕對不能只靠醫學理論,學著自己帶小孩,當老婆的神隊友。喜歡用生活化的故事來分享兒科醫療知識,以及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

合作媒體:親子天下、良醫健康網、媽媽經、媽咪拜、媽咪愛、BabyHome、NOW健康、照護線上Care Online、YOTTA線上學習平台。

FB「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擁有11萬名粉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原標題:小時候的胖就是胖! 胖小孩長大也容易變成胖大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