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會輪到我?」看著臥軌自殺的熟人,高野昭博嘆了口氣。他原先年收超過1000萬日元,45歲時為了照顧父親辭掉工作後,再也回不到職場,只能抱著親人的骨灰罈流落公園。而在日本每年有10萬名上班族,隨時可能成為下一個高野昭博……
許多孩子都會跟爸媽說「長大以後就養你」,但長大後的你,真的揹得起爸媽年老後的數十年人生嗎?
年老不像孩子想得那樣浪漫,爸媽可能變得連大小便也無法自理,排泄物臭氣滿室,甚至連你的名字都忘掉。這時40、50歲的你,不只要在職場拿出漂亮成績,還得一通電話趕到醫院照顧爸媽,可能還有孩子要養,沒幾個正常人能扛住這份壓力。
為照顧爸媽,日本每年10萬人面臨中年失業
在日本「介護離職」已成嚴重社會問題,據統計每年有10萬名上班族為照顧雙親而離職,其中大半是中年高階主管,例如日本媒體採訪到的高野昭博,原先年收超過1000萬日元,本應擁有大好前途,但在45歲為了爸爸辭職,之後就再也回不到職場。
爸媽相繼過世了,高野花光積蓄又賣掉房子,成為孤苦無依的街友,只能抱著雙親的骨灰罈在公園流浪。看到熟人臥軌自殺時,比起為了對方的死亡而難過,他腦中只有一個想法:什麼時候會輪到我?
高野之所以必須離職照顧爸爸,與日本長照困境有關,在NHK記錄片《漂流老人》中,因為安養機構床位不足,老人家必須不斷搬家、不斷等待,有些人甚至還未等到床位就過世了,不斷漂流,找不到一個可以養老的歸宿。
因為日本「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社會氛圍,為了照顧家人這種私人因素而請假,總會招人白眼,儘管安倍「新三箭」政策誓言達到「零介護離職」,實際上敢請長照假的人少之又少,只能像高野一樣犧牲本有大好前途的職務;爸媽過世後,他們也成了需要照顧的老人,卻早已耗盡存款,未來一片絕望。
住安養院就是不孝?放爸媽在家裡跌倒才是真不孝
台灣和日本相比,或許幸運一些,迄2014年4月底全國老人安養機構可入住人數有58,449人,但因為傳統「讓爸媽住安養院就是不孝」的觀念影響,床位供過於求,每年只有43,940人入住,佔所有需要長期照顧老人的19.5%。
曾擔任知名職場與財管雜誌副主編的康哲偉指出,68%的老年人希望可以和子女同住,只有2%願意去住安養機構,但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合自宅養老,如果住在高樓又無電梯,家裡充滿障礙物,平時又無人照顧,讓爸媽住安養機構反而能避免意外發生。
過去老人家總對安養機構有著「等死」的印象,但目前安養機構無論設備或服務都有大幅改善,具備宗教與心理治療專家、休閒活動、學習課程等,再加上有年齡接近的朋友,反而能豐富爸媽退休後的人生,又能讓子女專心在事業衝刺,賺錢來孝順長輩。子女沒有必要為了照顧爸媽放棄工作或學業,畢竟爸媽走了以後,你還是有自己的人生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