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川普要如何命令美國企業撤出中國?(AP)
中美貿易戰23日全面升級,美國總統川普不但對5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更公開要求美國企業「撤出中國」。但美國畢竟是個正規民主國家,不像中國政府對企業操縱自如,《路透》細數法令,點出川普可能用來「召回」企業的法律工具。
中國23日突然對750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甘示弱立刻回擊,在推特(Twitter)公開「下令」,要求美國公司開始撤出中國。川普說:「美國的偉大企業現在聽令,立刻開始尋找替代中國的地點,或是把工廠帶回來!」
但和中國不同的是,美國企業在外的商業活動並非「黨說了算」。在民主機制下,川普仍須運用合理的法律工具,才能迫使企業返鄉。《路透》也分析川普可以運用的4種法令,而且不需要國會同意。
川普可以繼續提高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凡是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或原物料都要加重課稅,美國企業利潤下滑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考慮撤出位於中國的工廠或供應鏈。這也是川普過去一年來慣用的方法。
23日稍晚,川普宣布將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25%提高至30%,10月1日生效,包含原物料、機械和加工製成品等;預定要對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開徵的關稅,稅額從10%提高至15%,9月1日生效。
川普23日推文指示那些認為「總統無權迫使企業回國」的新聞媒體,「去看看《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IEEPA),結案!」
IEEPA是美國國會於1977年通過的聯邦法律,授權總統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後規範商業行為的權力,以便應對「異乎尋常的嚴重威脅」。一旦宣布緊急狀態,總統有權凍結跟敵對國有關的一切商業行為,例如阻止即將進行的交易和凍結外國資產等,甚至包括整間公司關門。
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梅爾(Tim Meyer)舉例,川普若宣布認定中國盜竊美國企業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態」,可以禁止美國企業與中國達成特定交易。
IEEPA由時任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簽署,第一次動用於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Iran hostage crisis),禁止美國金融業者與伊朗政府交易;2001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該法也被用來對付「恐怖組織」相關實體。今年5月,川普也援用此法封殺中國通訊科技巨頭「華為」,他也用此法威嚇墨西哥,要求墨西哥解決非法移民問題。
「IEEPA的框架很廣泛,足以做出很多不留情面的事,」梅爾說。
跨黨派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芮恩奇(Bill Reinsch)指出,另一個不需要國會同意的方法,是禁止任何與中國有往來的公司參與政府標案。但這個手段必須謹慎使用,只能針對特定產業或企業施行,一不小心就可能就打到波音公司(Boeing)這樣的企業巨頭──波音是美國第二大國防承包商,與五角大廈的交易量僅次於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中國的航空市場成長迅速,預計20年內對飛機的需求將攀升至1.2兆美元(約台幣37.7兆)。波音與民航業唯一對手空中巴士(Airbus)都搶進中國布局,波音在2018年12月於浙江成立第一座737海外工廠。
川普手中最厲害也是最危險的撒手鐧,將是1917年「對敵貿易法」(TWEA)。這是美國國會在一戰期間頒布,賦予總統在「戰爭時期」監督或限制美國與其敵國之間所有貿易的權力。一戰期間,時任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運用TWEA設立外國財產管理局,沒收大量德國移民和企業財產,如拜耳化學公司(Bayer)。截至2018年,古巴是唯一受到TWEA限制的國家。
哈佛法學院教授伍人英(Mark Wu)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動用這條法案,那不但會大大激化如今非常緊繃的美中關係,也代表美國向中國宣戰。伍人英指出,動用TWEA意味著公然宣戰,但IEEPA就能做到川普想做的事,省下許多外交麻煩。
「川普多次強調他跟習近平是朋友,如果真的宣告中國為敵對國、美國進入戰爭狀態,那會非常戲劇化,」伍人英說。
早在一年前,部分美國企業擔憂貿易戰開打,已經動身撤離中國。但要把生產線、運輸系統和人力資源等全面撤出,還是需要不少時間。美國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估計,從1990年至2017年,美國企業在中國至少投資了2560億美元(約台幣8.05兆),中國只在美國投資了1400億美元(約台幣4.4兆),差距將近一倍。
更多美國企業不願離開中國這個巨大且不斷成長的市場,如航太、服務業與零售業等。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過去30年來「錢進中國」的美商至少超過217家,而且遍及各行各業。包括科技業的蘋果(Apple Inc.)與微軟(Microsoft);金融業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民營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網路電商亞馬遜(Amazon)、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以及美國最大電信商AT&T等,都在中國佈局多年。
中美貿易戰持續擴大,雖然成功打擊中國經濟,但也大大傷害了美國企業。前國務院經濟制裁事務專員、跨黨派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哈瑞爾(Peter Harrell)認為,美國在回擊以前應先評估,中國的報復行動會對美國企業造成多少傷害。美國企業也可能控告政府,在國內引發訴訟。
熱門新聞
今日精選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