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至11月,是台灣雨量最豐沛、也同時是最有可能發生天然災害的一段時間。國防部今(1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針對國軍年度災害防救整備工作進行說明, 負責報告的國防部作計室聯戰處長葉國輝少將表示,國軍為政府施政團隊成員,災害來臨時,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聞聲救苦」的愛民助民信念,主動協助地方政府投入災害防救工作,以降低民眾生命財產損失。
葉國輝就救災兵力及資源整備等項目進行報告。在救災兵力整備部分,國軍針對易發生土石流、淹水地區,在颱風登陸前24小時,完成救災兵力預置,計有1844人;海軍陸戰隊AAV-7兩棲突擊車,規劃在颱風侵襲前36小時預置在宜蘭蘇澳、桃園下湖西、高雄左營等地,各作戰區能立即投入兵力約3萬9000餘人。
而在特戰兵力整備部分,葉國輝表示,陸軍特戰指揮部及海軍陸戰隊編成22個蒐報小組,兵力計135人,人員攜帶衛星電話、GPS定位儀、無線電話機等裝備,可對山地高危險地區,協助執行居民撤離、災情蒐報、緊急救援、救災部隊導引等任務,後續依災情發展增派兵力支援。
另外在連絡官派遣及醫療編組整備上,葉國輝進一步表示,前者在防、離災階段,本島及外島各作戰區(防衛部)預劃在22個縣市、368個區鄉鎮,派遣連絡官808人,協助地方政府兵力申請,同時會同地方警消,共同執行災情蒐報。後者則為提升災害救援緊急救護能力,國軍各級醫院及衛生部隊,平時已編組救災醫療小組154組,計525人,完成相關攜行物資整備作業;當發生災害時,可於第一時間投入災區,協助傷患醫療照護與後送作業。
災後防疫也重要!化學兵2300餘人平時就待命
當災害情況告一段落後,災區防疫首當其衝,因此相關防疫消毒整備至關重要。對此,葉國輝指出,為有效因應防疫工作,國防部整合三軍專業化學兵部隊,平時完成人員、裝備、機具整備,當疫情發生,可即時投入災防兵力2300餘人,協力地方政府防疫,以防堵疫情擴散。
在救災資源整備部分,葉國輝進一步指出,國軍平時完成輪車2000輛、甲車300輛、航空器11架、膠舟107艘,及多功能工兵車、挖土機、生命探測器等輕、重型工程與搜救機具合計1500餘項救災裝備整備,遇重大災害時可立即投入救災;各作戰區因應一般及複合式災害,採低密度(有床位,9243人)及高密度(無床位,1萬7644人)原則,規劃收容營區計80處2萬6887餘人,可依地方縣市政府申請,提供鄉民收容安置。
葉國輝最後強調,汛期前夕,國軍積極強化各項災防整備,秉持「救災就是作戰」精神,當災害來臨,能夠主動、即時「向災區前進,與民眾在一起」,展現「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效能,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