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一如各方預期,由預測「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英國學者希格斯(Peter Higgs)與比利時學者恩勒特(Francois Englert)共享殊榮,並且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660萬元)的獎金。
恩勒特現年81歲,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博士,現為該校榮譽教授。希格斯現年84歲,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現為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兩人的理論預測了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瑞典皇家學院指出:「兩位得主藉由理論發現的機制,協助人類瞭解次原子粒子質量的來源。這項理論最近獲得實驗證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大強子對撞機(LHC)的超環面儀器(ATLAS)與緊湊渺子線圈(CMS)實驗,已經發現兩人理論預測的基本粒子。」
在描述基本粒子與其交互作用的「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理論架構中,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個現身的關鍵要素。按照標準模型,物質之所以會有質量,就是因為夸克、電子等基本粒子與「希格斯場」(Higgs field)交互作用,過程中出現的副產品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因此要證明希格斯場存在,並解開粒子為何具有質量的謎團,科學家就必須找到希格斯玻色子,這也是LHC的建造目的之一。希格斯玻色子會在極短暫的瞬間衰變成其它粒子,因此無法直接觀測,只能透過檢視粒子對撞後的衰變產物,追蹤它的生成與衰變。
早在1964年,希格斯與恩勒特就分別提出相關理論。然而希格斯玻色子實在太過難以捉摸,一直到2012年7月4日,CERN終於開記者會宣布,LHC的ATLAS與CMS實驗團隊發現的兩個粒子,極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2013年3月14日,CERN正式認可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