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大地震10周年》從滿懷希望重建到只剩絕望 總統摩依士坦言:重建窒礙難行

2020-01-13 21:00

? 人氣

2010年1月12日,位於加勒比海的我國友邦海地發生芮氏規模7大地震,奪走逾30萬條人命,當時國際全力援助海地,海地民眾也抱持希望,但10年過去了,當時嚴重受損的總統府「國家宮」至今仍未重建,加上海地經濟蕭條、通膨嚴重、石油及糧食短缺。海地總統摩依士11日坦言,國家重建窒礙難行。不過也有好消息,由於海地在災後擴大醫療系統,依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自2019年2月以來就沒有霍亂病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地震曾是國家進步契機

「我以為他們要轟炸(海地首都)太子港」,時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地方通訊主任錢德勒(Francoise Chandler)回想當年地震來襲時的場景,正要把放學的女兒接回家,突然一陣天搖地動,厚重的煙塵從地表竄起,「當下我想,這和911恐攻時的紐約一模一樣,因為911恐攻時我在紐約」。錢德勒回憶那時女兒問:「我們會死嗎?」她當下只能告訴小孩:「我不知道,但如果會死,至少我們會死在一起。」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稱,海地強震搖晃的時間不到30秒,卻在短時間內造成嚴重破壞,但當時海地全國上下,以及和國際間的團結一心曾帶給許多海地人希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醫療記者古普塔(Sanjay Gutpa)曾廣泛報導海地災後新聞,甚至在當地協助照護傷患。「當時全世界確實曾為了救援海地而同心協力。」

由於海地的建築物脆弱不堪,受到地震衝擊倒塌,而國際隨即伸出援手,光是針對重建的善款就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9571億元)。海地北部米拉特市(Milot)聖心醫院(Sacre Coeur)院長普賀維(Harold Prévil)直言,災後他曾充滿希望,因為他相信只要能撐過這次浩劫,海地同胞就能成為更好的人並撐起這個國家,可是10年過去了,普賀維和許多其他受訪者心境已大不如前,比起心驚動魄的地震過後,如今他們已不再抱持信心。

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11日坦言,儘管震後政府已盡力進行重建,但傷疤依舊揮之不去,「10年過後,我們還是連人民所需的基礎建設都付之闕如」。CNN指出,許多地震時傾倒的建築物至今還未重建,連總統府「國家宮」(National Palace)都未修繕完畢。且已經修建完畢的建物可能還是不夠堅固,若地震捲土重來很可能會再度倒塌。

此外,摩依士更直批,外國並未如承諾一般提供援助,指控國際社群對海地的關切很快就退燒了,許多承諾要提供的金援都半路消失,「對我們的復原帶來嚴重後果」。至於依約送達的善款也只有少部分抵達難民手中,摩依士順帶批評歷任前政府,把善款用在短期計畫而非投資在長期穩定的系統,呼應民間普遍的怨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