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黨本來是一個辦學校、蓋醫院和進行各種慈善活動的宗教組織,在1983年的自殺攻擊卻造成兩百多人的死亡,之後繼續擴張、甚至成為在黎巴嫩國會中擁有席位的政黨,並在2006年和以色列的正規軍隊用火箭炮對打兩個月。
塔利班(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學生」)本來是一群沒受過什麼教育的虔誠伊斯蘭教徒,目標是服務當地人,特別是保護當地上學的小孩子不要被綁架。這群沒有任何軍事訓練的人,卻做到了從來沒有人做到的事:他們打敗當地眾多熟悉遊擊戰略的軍閥,統一阿富汗,並守住這個國家。即使因為收留了賓拉登,而在911事件後遭受聯軍剷除,塔利班至今仍非常活躍,並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為什麼這些恐怖組織能如此成功?加入恐怖組織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一般媒體常將恐怖分子刻畫成被宗教洗腦的狂熱分子、充滿仇恨和憤怒的暴民、或是走投無路的憂鬱輕生者,然而以上並非恐怖分子的主要的特徵。以色列的心理學家梅拉利(Ariel Merari)訪問了執行自殺攻擊失敗被捕的人、或是他們的親友後,發現執行自殺攻擊者最一致的特徵是:認為自己的行為可以造成影響、並且具有為其他人犧牲奉獻的精神。
自以為有影響力的心理偏誤其實非常常見,也不值得意外(事實上自殺攻擊通常對整個武裝衝突的影響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對組織弊大於利)。然而無私的精神就少見了。說恐怖分子是具有犧牲奉獻的精神的人,可能會有不少人覺得這過度美化了。然而,對恐怖組織而言,如果成員不願意為組織冒者生命危險執行任務,那麼這個組織根本無法運作。
更進一步來說,所有的恐怖組織最大的難題都是如何防止人員叛逃。各先進國家的情報組織都用高額獎金和證人保護計畫吸引恐怖分子叛逃。當有人叛逃,洩漏的情報小則造成部分組織成員必須躲避追捕、計畫必須重新安排,大則整個組織被連根剷除。根據前越共成員的說法,人員被擊斃只要幾天就能回復,人員叛逃卻會造成數週至一兩個月的損失。
前面提到的三個組織之所以能夠成功,主因就是他們有辦法避免叛逃。這些恐怖組織最初都是源自互助性的宗教組織,他們在地方社群維持治安、調解爭端、蓋醫院、蓋學校、提供貸款等等。在這種組織中,每個人都必須為社群犧牲,例如捐獻金錢或是花時間進行志工服務。如果有自私的人只享受不付出,他們一開始就會不願意加入組織,就算加入了也會被踢除,所以剩下的成員都是願意為大家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