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高達1.8兆歐元的歐盟疫後經濟振興財政案,20日通過時被譽為「歐盟歷史性的一刻」。但是,歐洲議會內如今卻傳出了大量質疑聲音。一些議員指出,振興計劃必須在保護法治等多個方面予以改進方可獲得批准。
一些持狐疑態度的歐洲議員指出,根據當前的振興計劃財政案,成員國即便違背了法治國家原則,也依然不用太擔心歐盟方面會削減財政支持作為懲罰。這一質疑聲主要針對的是波蘭、匈牙利,這兩個成員國目前都因涉嫌限制公民基本權利、腐敗等問題遭到違反歐盟條約之訴訟。
經過連續多日特別峰會拉鋸而最終出爐的振興計劃財政案中,其實已經包含了「加強對法治國家原則之監督」的措辭,並提到如果法治原則遭破壞,「歐盟委員會可以提議採取措施」,而且該提議「無需各成員國一致通過」,只需多數贊成即可。
不過,在質疑者看來,這一措辭仍然過於模糊,沒有明確究竟在何種情形下才能啟動這一財政制裁機制。
史上最大援助案,「歐盟的轉捩點」
7月20日通過的振興計劃是歐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財政援助案,整體金額高達1.82兆歐元。 這項財政計劃包括高達7500億歐元的「疫後重建基金」,以及在未來7年撥款約1兆歐元的預算案。「疫後重建基金」旨在協助嚴重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重振經濟,例如西班牙和義大利。
這次「馬拉松式」的峰會差點無果而終: 法國幾乎要退出討論、匈牙利持續反對,有「節儉五國」之稱的荷蘭、瑞典、奧地利、丹麥及芬蘭則認為振興計劃太慷慨。最後,在歐盟理事會本屆輪值主席、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努力協調之下,才達成妥協方案: 原定規模5000億歐元的無償撥款,額度降低為3900億歐元。
德國總理梅克爾說,達成協議時她感到「鬆了一口氣」,形容這是一個「好兆頭」。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在聯合記者會上稱這是歐盟「歷史性的一刻」。歐盟峰會主席米歇爾稱這項協議將會成為「歐盟的轉捩點」,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說「今晚是邁向復蘇的一大步」。新冠病毒的「重災區」西班牙以及義大利也都對振興計劃感到滿意。
歐洲議員面臨兩難
而現在,旨在幫助新冠疫情中經濟遭受重創國家的財政案,卻有可能因為對部分東歐成員國法治的擔心而擱淺。按照歐盟的法律,歐盟理事會(由各成員國領導人組成)提出的議案,歐洲議會只能整體予以批准或者駁回,不能部分批准。因此,在表決前,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必須就振興計劃再次進行協商,形成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案。
對於歐洲議會而言,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如果在財政制裁問題上讓步太多,議員們就會遭受「在法治原則上光說不練」的指責;如果堅持原則毫不讓步,則又可能背上「阻撓經濟抗疫「之罵名。
歐洲議會綠黨籍議員、財政委員會成員弗洛尹德(Daniel Freund)對德廣聯表示,恪守法治國家原則就是為了確保援助款項最終能夠流向應該去的地方,「否則,資金就會流入腐敗分子的腰包,流入匈牙利總理奧爾班及其朋友的口袋。新冠疫後援助計劃不能變成這個樣子。」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