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台灣農業數位化的腳步遲緩!

2020-12-05 06:30

? 人氣

作者指出,智慧農業正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台灣面對外界智慧農業快速進步,政府不能單靠補貼。 (示意圖/富邦金控提供)

作者指出,智慧農業正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台灣面對外界智慧農業快速進步,政府不能單靠補貼。 (示意圖/富邦金控提供)

川普連任失利,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暑,加以進口萊豬引發廣大民怨,蔡政府施政受到嚴格考驗,經濟民生問題很可能成為蔡政權的土石流。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未見舒緩(全球感染人數近6千4百萬,死亡人數達148萬人),糧食短缺惡化導致價格飆升的隱患加深(黃豆、玉米等穀物的國際價格正在提高),加以農業人口老化,氣候變遷,病蟲害叢生,農業正面臨生存危機及轉型壓力,各國正積極尋求應變之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FAO調查指出,「創新」和「數位技術」對於促進小農生計、改善糧食安全和營養以及增強氣候變化韌性至關重要。為此希望各國能積極營造農業數位化的有利環境包括;加強寬頻建設、發展數位技能以及促進研發和終端使用者的對接,以及制定法規以保護農民的資料權,防資料被非法奪取,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全球仍有許多地區農村無法獲取或是無法負擔資訊通信技術服務,城鄉嚴重落差,需要更大的政策性金融支援及資訊基礎設施建設。

為此日本新政府不僅將數位列為新一輪經濟對策的重點項目,將致力於地方政府的數位字基礎改革和促進個人編號卡(My Number Card)的普及外, 2020 年的《糧食、農業及農村基本計畫》也將加速智慧農業的進展,推動農業數位轉型列位重點項目;中國大陸則透過民間企業投資合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在生產方面不僅養豬場採用智慧監控系統,透過AI鏡頭進行盤點、估重,確保生物資產安全,也運用「移動互聯網+大資料分析+手機用戶端」技術,有效提升了畜牧業的經營效能。為促進產品銷售,中國大陸不僅加速農產品批發市場智慧化,還透過直播帶貨,把產地的農產品賣出來、賣出好價錢,也拉動了消費市場的成長,使得中國農村網路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成長到2019年的1.7兆元,規模擴大了8.4倍。

台灣自2017年開始執行智慧農業計畫。優先選定蝴蝶蘭、種苗、菇類、稻作、農業設施、養殖漁、家禽(水禽)、溯源農產業(外銷農產品:茶、毛豆、鳳梨、結球萵苣等)、生乳、海洋漁產業等 10 項產業推動智慧農業,希望能開創高質、便捷及人性化的新典範農業,邁向效率、安全及風險控管的新農業時代,但是投入的經費人力遠遠不足,農業數位速度緩慢,雖偶有佳績,但實用性有待落實,對農業技術的整體提升助益有限,加以極端氣候對台灣農業產銷影響重大,導致國內供需失衡幾乎成為常態,政府卻還是自我感覺良好,農民也習慣躲在政府補貼的保護傘下,缺乏危機意識。

智慧農業正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大趨勢,農機—農藝—資訊高度融合的管理智慧裝備與精確作業系統,亦可以解決農業缺工及汙染問題,是未來開發的重點項目。面對外界智慧農業快速進步,台灣政府不能只靠補貼一招闖天下!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