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臨去秋波,國務卿龐培歐宣布取消美台交往限制,於是各方議論不一,有認為台美之間「鴻鵠將至」者,有認為「拜登不會跟著川普的路線走」——那些討論的基底其實在於「美中關係」往後的變化,台灣實不必過度興奮,胡亂猜測也不具實質意義。但無論如何,川普已經開了門,就看拜登會不會把它關上。
我相信,拜登此刻也不知道他會不會,他也得走著看。基本上,強權的思考永遠是「能拿就沒有不要的道理」,但若強取會傷及國家,就不會來硬的。
北宋是一面鏡子: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對宰相趙普說「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於是君臣兩人在一個雪天夜裡,傍著火爐訂下統一天下的戰略順序。大將王全斌在平定後蜀(孟昶)後,請求揮軍南下,攻取大理(今天的雲南),趙匡胤手中拿著一柄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畫了一條虛擬線說:「此外非吾所有也。」從此,北宋跟大理劃江而治,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趙匡胤為什麼不要大理?是因為那不在中國人「天下」觀念之內嗎?可是他後來討平了南漢(劉鋹),仍接受割據現在北越的軍閥丁部領請求冊封,封丁部領為越南郡王,其子丁璉為靜海軍節度使。
同一個趙匡胤,跟大理劃江而治,為什麼不跟越南劃地而治?很簡單,趙匡胤的戰略優先順位已經轉向北方,南方邊陲的雲南和越南威脅很小,可以放著不理。而雲南從唐朝時(當時國名南詔)就不臣服中國,甚至曾經痛宰大唐遠征軍,對它用兵會勞民傷財,甚至傷筋錯骨;而越南是送上門來,樂得給他一個名義,收為藩屬。
目標轉向北方的大宋帝國,在太祖趙匡胤時,積存了很多錢糧,到太宗趙匡義才發動北伐,先滅了依附契丹(遼國)的北漢(十國最後一個),然後順勢揮軍河北,目標收復燕雲十六州。
北宋對遼國的戰爭最終失敗,甚至整個北宋歷史都在草原民族的壓力之下殘喘。但是,帝國主義的思考是不會變的,能拿的絕對不會推,嚼不動的絕對不會硬啃,除非存在「大義」問題。
北漢就是「大義」問題,它不但是五代後漢劉氏的殘餘勢力(仍然號稱正統),而且後面還有契丹撐腰(境外大國勢力介入)。
美國也是帝國思考,它的對手是中國,台灣是棋子。如果川普「取消美台交往限制」是開了一扇門,拜登應該不會將門關上,但是他的優先順序是先搞定國內,然後要搞定盟友(如北約),盟友步調一致後的首要目標是俄羅斯,其次才是中國,所以,那扇門不會關上,卻未必會讓人進出。也就是說,期待「鴻鵠將至」是不切實際的,但是「燕雀」仍然可以通過。
看清楚帝國的思考之後,回頭來思考台灣該如何自處。前面的北宋鏡子也給了我們三個參考:是要跟北漢那樣,依靠境外勢力妄自尊大;還是跟大理一樣,要打就打,那個前提是自己夠硬,讓北京啃不動;還是跟丁朝越南那樣,給對方面子,換取相安無事。
當然,外來情勢發展不是只有這三種可能性,但狀況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瞭解情勢遇到怎樣的變化會有怎樣的結果,對思考對策肯定是有益的。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