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崔男觀點:好吧,「斗膽」「批評」一下台灣的年輕人!(下)

2017-10-05 07:00

? 人氣

「馬雲他選擇了一個1975年出生的年輕人做了阿里巴巴的CEO。這不是馬雲的膽量大,而是優秀的充滿競爭力的年輕人給了他信心和希望。」(資料照,美聯社)

「馬雲他選擇了一個1975年出生的年輕人做了阿里巴巴的CEO。這不是馬雲的膽量大,而是優秀的充滿競爭力的年輕人給了他信心和希望。」(資料照,美聯社)

目前年輕人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源於台灣的政治環境的持續惡化所造成的系統性的社會倒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在的政治,對年輕人只會投其所好的「奉承」,不敢醍醐灌頂式的教育。對年輕人的奉承和「捧殺」讓他們生存狀態變的越來越不實際,而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卻越來越多。

但是,年輕人畢竟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是一個社會最有未來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個體主動性是改變社會軌跡的重要因素。所以,大環境會影響年輕人,但是年輕人同樣可以改變大環境。大環境和年輕人都有要批評的地方,只是責任的比重不同而已。批評之後,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怎麼解決?

有對比就會有定位,有定位就知道方向和目標。通過時空縱橫的對比,來確定台灣和年輕人的位置就很有必要性。在這裡,通過與大陸、歐美和台灣自己過去的對比或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一個大方向。

與大陸做對比

大陸在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經濟實現了長足的发展,目前不僅僅是世界第二經濟體,2025年左右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

這種成果的背後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大陸的政治環境穩定性很夠,政策的完整性、統一性很夠。沒有出現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情況。二是大陸在持續漸進式的引進競爭並對此進行各層級教育的全面升級。

大陸認為競爭是國家發展的生存之本,只有時刻有序的引進競爭,才能不斷提高社會各層面的進步。(中國近現代衰敗的根本原因就是閉關鎖國,沒有引進競爭。)

大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年出現過嚴重的「下崗」潮。所謂「下崗」就是工人暫時離開崗位,等待新的就業機會,其實就是失業。下崗人數的激增,其實就是大陸面對世界經濟競爭時所產生的後果之一。

但是在政策保護下,大陸政府每個月都會給下崗人員一定的生活費,並且會對下崗工人進行新工作的培訓。從而可以讓他們在新的競爭里具備再次工作的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因為大陸意識到,經濟發展如果沒有引進競爭機制,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問題,除了國力強大不起來,發展處處掣肘之外,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年輕人無法從事于更有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工作,他們只能從事傳統工種和低技術含量的工種。這既浪費人力,又造成了內部競爭的不公平和混亂。

所以,大陸從實施「改革開放」以及後來的「鄧小平南巡講話」和加入WTO,其核心就是要持續的把競爭引入到整個大陸的發展中來。近四十年的變化也說明,北京的這項戰略是成功的。中國大陸目前的競爭力排名已經從三十多年前的百名開外,來到了目前的28名。

現在,大陸全力倡導全球化,甚至是全球化的積極維護者,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保持競爭力的持續發展。讓發展更具活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