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解封,不必再以清零為目標?詹長權曝「必要機制」

2021-07-19 09:20

? 人氣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強調主動篩檢機制是圍堵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重要偵防機制。圖為彰化市果菜市場快篩站設立情形。(資料照,彰化縣政府)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強調主動篩檢機制是圍堵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重要偵防機制。圖為彰化市果菜市場快篩站設立情形。(資料照,彰化縣政府)

台灣自5月中旬出現本土疫情以來,已軟封城2個月。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這雖是對抗Alpha變異病株的重要手段,卻也著實讓台灣社會付出生活失序的巨大代價。若要邁向解封,他強調,主動篩檢是不可或缺的公衛措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詹長權1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疫情持續一段時間且維持在可容忍的傳播情境下,為取得防疫和經濟間的平衡,需要開始規劃邁向解封的道路,有秩序的執行社會重新開放的必要作法。他提到,世界各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規劃解封作法時常常會檢視包含主動篩檢、精準疫調、改善通風、接種疫苗4大防疫工作,其中最基礎的措施,正是建構主動篩檢制度。

被動篩檢有侷限性 詹長權建議加入「主動檢測」機制

對此,詹長權解釋道,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有局部性和全身性症狀,一般民眾難以和感冒症狀區分差異,若採過去被動篩檢,常常對感染失去警覺,讓醫師在問診時也常常因為病人對症狀表達的不清楚而延遲採檢、延遲確診。

詹長權以彰化縣為例,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的被動監測經驗發現,因為症狀有輕有重且每個人的表達不同,有些人覺得有症狀但不覺得和新冠有關係。另外,醫生問就診者有沒有發燒,對方可能表示說還好,但是一量體溫就發現已經發燒了,個人的主觀感和事實上的狀況有很大的差異。

而醫師的問診也可能有影響,詹長權指出,在問診或者疫調時問得比較詳細,就能比較知道最早發病的日期;問得比較不詳細,有些發病的日期就會估得比較晚一點。這類完全依賴症狀表現、個案表達及問診情形才啟動篩檢的作法稱為「被動篩檢」,所以被動篩檢就是會受症狀輕重、個人表達、診療偏好的影響而延遲診斷跟就診的情況。

詹長權解釋,像彰化縣5月到現在的這波本土疫情中有267個確診個案,個案從發病到採檢平均是5天,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是6天,這一個診斷時間落差不利於衛生單位及早發現病人、防止病毒傳播,也不利醫療院所及早收治病人且妥善治療疾病。

詹長權指出,彰化縣為了改變這個疫調的時間落差,11日啟動了「COVID-19社區主動檢測計劃2.0」,也就是主動篩檢的一種作法,針對典型COVID-19症狀者或上呼吸道症狀持續2至3天者,不論有無旅遊史或接觸史,皆建議醫師一律做採檢。詹長權提到,其實國內現在在很多篩檢作法裡面都有主動篩檢的機制,例如不論是否有症狀,進北農7天內都要有PCR;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個案第1天採檢,第14天期滿前,無論有無症狀或症狀輕重,也還要再檢。

針對主動監測的特點,詹長權分析,它通常能夠更一致、更完整地把個案找出來,所以在傳染病的監測裡面,會比較偏好用主動監測,尤其在傳染性疾病有很大的公共衛生影響的時候。他再以彰化縣為例,縣內12個PCR採檢站依民生活圈設立,每個生活圈都有採檢站,方便民眾能夠配合醫生就近轉診採檢。民眾如果有需要做採檢就去採檢,通常陽性結果不用12個小時就知道了,如果剛好是在上機的時間,2至3小時就會知道結果。

主動篩檢的目標,詹長權指出是在早期發現社區個案、快速圍堵隱形感染,確保公衛防疫手段鬆綁之後不會產生太多、太大的群聚感染,形同一個偵防機制,做得好可以在個案出現症狀前2至3天就透過採檢確診,防止解封後社區傳染再起、因應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侵襲。

詹長權分析彰化縣疫情發生以來的PCR檢測數量統計指出,每日可以動用1000至2000件的PCR檢驗來建立主動篩檢機制。如果全國其他縣市也可以用彰化縣這個檢驗數量為基礎,依照當地人口數多寡設定每日的主動篩檢量一起來做主動篩檢,就比較可以掌握全國各地社區中新冠肺炎的流行情況,能夠有數據來做解封寬鬆程度的拿捏和參考。而推動主動篩檢的前題是,民眾和政府不以清零為解封目標,而是以社區傳染控制在可忍受的風險為目標。「其實這就是新常態的一種面貌!」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