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漢光演習在第三作戰區「聯合反登陸作戰」結束後進入尾聲,回顧歷年漢光多走「實兵、部分實彈」路線,此次漢光應該至少在海空科目,有機會看到我軍機艦實射,惟受颱風杜蘇芮影響,造成部分科目直接取消或局部縮水,連帶使實彈比例大幅減少,最終僅外島有機會一賭實彈威力。根據軍方7月26日發布畫面,第一作戰區(澎湖)反登陸作戰操演,就將戰車砲等實彈射好射滿,甚至在烏俄戰爭扮演重要角色、國軍較具「不對稱作戰」概念的標槍飛彈,也拉到岸際陣地攻擊海上目標,其他包括金門、馬祖、東引反登陸也先後登場,震撼場面堪稱外島限定。
澎湖作為位居台海要衝,和金門馬祖位置離中國較近不同,自古以來都是攻台方必奪之地,換言之,防禦方就得盡一切力量守住,否則敵軍攻占後,情況有如兵臨城下,這也是為何澎湖自成一作戰區的主因。根據軍方資訊,模擬敵軍發動兩棲登陸,陸軍澎防部在岸際間,集結各式兵力,將火力灌向海上目標,從口徑較大的155榴砲、105榴砲、120迫砲,到口徑較小的50機槍、T74機槍,以及區內機動打擊主力M60A3戰車,都在實彈射擊之列,依序進行灘岸戰鬥和反擊,盡可能殲滅將登陸敵軍殲滅。
值得一提的是,在烏俄戰爭扮演重要角色、國軍較具「不對稱作戰」概念的標槍飛彈,也拉到岸際陣地攻擊海上目標。系統全重仍有逾20公斤,但較同為反裝甲武器的拖式飛彈便利許多,本身具射後不理能力,代表飛彈射出後,理論上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移,避免遭敵軍鎖定反制,在攻擊裝甲車輛時,可採用頂攻模式,打擊其裝甲防護力最弱的頂部,因此標槍也具有特殊飛行路徑;由於連同外離島,台灣四面環海,使得反登陸作戰各作戰區都要面對,因此原先用來摧毀敵軍戰甲車或堅固掩體的武器,常被部署在灘岸,伺機攻擊登陸船團,標槍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