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早上,中國網路借貸平台受災戶,透過推特號召萬人集結到北京中國銀監會陳情抗議,要政府出面主持公道,但隨即被北京警方驅離。
這是北京少數因金融事件而透過社群媒體集結抗議的活動,雖然很快被消彌,但卻被國際媒體注意到,大肆報導,此消息才得以曝光。
媒體統計,有近千萬名「金融難民」
這場集會活動是因中國網路借貸平台(P2P)爆發倒閉潮而起,根據中國官方累積到八月的統計,有高達二六三家的P2P業者倒閉,其中一一九失聯、九十三家無法提領資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光是七月分,就有二二一家平台出現倒閉潮;《日經新聞》報導,一八年有超過三百家P2P平台倒閉,違約金額高達三百億人民幣(約一千四百多億元新台幣),才會引發這麼大的民怨。
據中國媒體統計,受災民眾約有近千萬名,中國稱這群人為「金融難民」,多數是中國的中產階級。
若從在美股掛牌的中國大型P2P平台宜人貸股價來看,從三月中的四二.四四美元,跌至八月三十一日的十八.一三美元,半年跌掉五七%,即使日前公布第二季淨利比去年同期成長六四%,但投資人對中國P2P平台依舊充滿質疑。
P2P網路借貸平台起源於歐美,類似台灣民間標會的方式,民眾可以在網路借貸平台上申請借錢,有一人或多人同意出借,就可以成交,借貸一方可賺取比銀行還高的利息,P2P平台收取合理的手續費,但因為是中國沒有徵信機制,風險相對較高。
中國大型銀行體系大多偏向貸款給國有企業與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借錢管道不易,只能求助利息較高的租賃公司或民間借貸,因而二○○六年首家中國P2P平台成立後,中國網路借貸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即使現已倒閉三百家,還是有一兩千家平台仍在線上運作。
官方開始監管,導致倒閉潮
隨著借錢愈來愈容易,中小企業乾脆借錢來創業。像是由一群北京7-Eleven超商高幹所創的北京鄰家便利超商,原本頗受中國市場矚目,但八月一日在北京市內一六八家門市全部無預警關門,原因是它唯一的資方就是P2P業者,被上海警方以非法吸金查封,導致鄰家超商資金斷鏈。
甚至今年三月還驚傳有高中生運用人頭借錢來賭博,事情被揭發後跳樓自殺,借貸亂象叢生。
一位在中國從事金融業的台商觀察,P2P平台原本應該擔任仲介者與風險管理者的角色,不涉入資金提供,不太會有倒閉風險。但平台經營需要會員數與流量,需要有人借錢或是出資,因此有些中小型的P2P業者自己跳下當起融資人,但因為公司沒有實質業務,只能以債養債,導致最後付不出利息。
另一種狀況是P2P業者擔任資金提供者,當借貸方資金出問題,P2P業者就會有壞帳產生。再者,P2P靠的是大數據來管控風險,但多數P2P平台成立只有五、六年,沒有掌握太多數據,一旦平台擴張太快,信用違約加劇,被倒帳的民眾就會來向平台求償,導致業者資金斷鏈,乾脆跑路收場。
中國這波P2P風暴的成因,除了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外,也跟中國官方為去槓桿化,大力整頓網路金融的亂象有關。中國對金融科技政策一向是先開放再緊縮,去年中國官方開始監管P2P業者,今年更加強業者立案,因而導致這波倒閉潮。
跟台灣有淵源的中國P2P平台,要屬中國第二大保險公司平安保險旗下的陸金所,陸金所創辦人是前台新金控營運長計葵生,前總經理為前兆豐銀副總、上海華一銀行前總經理謝泓源,前副總為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女婿戴修憲。該平台前幾年曾多次來台灣推廣,以八%高利吸引不少台灣民眾註冊成會員。
近兩年陸金所積極轉型為理財銷售平台,被中國稱為金融商品界的「淘寶」。今年四月,陸金所原本要以獨角獸企業之姿到港交所掛牌,卻不斷延期,似乎跟近年來P2P市場危機及其銷售的金融商品還不出本利有關。
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基金、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斌指出,P2P不是有罪的產品,問題在於借貸雙方資訊不對稱,這應該是要高度監管的平台,但中國先前卻放任它做大,讓騙子公司藉創新之名來吸金數億甚至上百億,這完全是中國監管失策,這種平台在其他國家都沒有出事。
中美貿易與去槓桿化下修中國經濟
有分析師擔心,中國這波網路金融借貸平台的崩潰,已影響到部分私募基金,同時也波及部分信託與理財商品業者還不出本利的情況,中國去槓桿化之劇,加上中美貿易的影響,中國經濟繼續下修的機率不低。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