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賴清德要當「多數總統」唯一解是藍白合?

2023-11-12 06:20

? 人氣

藍綠選民都認為柯文哲偷走了自己陣營的選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藍綠選民都認為柯文哲偷走了自己陣營的選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在2024總統大選中,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逐漸成為藍綠公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進黨和國民黨這表面上仇深似海、誓不兩立的藍綠兩大黨,在2005年聯手修憲「謀殺」小黨,讓台灣政壇形成藍綠聯合壟斷的結構。這種「不然你去投國民(民進)黨」的結構,也逐漸讓藍綠兩大黨,把展現選民意志的選票,當成是自己政黨的私產。民進黨在2014年之後不斷地用「禮讓」形容把小黨送去艱困選區當砲灰的作為,就是這種「是我的」心態的充分展現(必須是自己的東西才能讓給別人,你不會以為你有把許光漢讓給別人的權力吧)。

藍綠都氣憤柯文哲偷走「我的」選票

柯文哲變成藍綠公敵,就是因為在藍綠支持者的心中,他根本是掠奪「是我的」選票的強盜小偷,「藍白合」變「藍白拖」藍營可以說服支持者柯文哲是最大戰犯的原因,就是藍營和他們的支持者認為如果不是柯文哲出來攪局,國民黨本來就能靠著期待政黨輪替的6成民意輕鬆「光復」政權──2005年藍綠合作修憲,就是為了建構「不是投藍、就是投綠」的壟斷結構。對藍營和他們支持者來說,柯文哲偷走了這個成果,不得已分給他一個副座已經很對得起他,但他居然妄想要正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痛恨柯文哲的可不只有藍營選民,綠營和其支持者也不遑多讓。雖然很多人認為柯文哲參選是便宜了綠營,讓綠營在6成民意支持政黨輪替的狀況下仍能繼續在中央執政,但恐怕民進黨(尤其是賴清德陣營)和非常多綠營支持者可都不這樣認為。

20231105-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出席吳沛憶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蔡親傑攝)
如果三咖督結構不變,賴清德即使當選恐怕也只會是「少數總統」。(資料照,蔡親傑攝)

雖然說民調顯示有6成民眾支持政黨輪替,但國民黨去年年底選舉大勝後,搞起了荒腔走板的疑美論,檯面上能選總統的人選民調支持度,包括侯友宜、郭台銘……,全部斷崖式下墜。這讓民進黨和支持者非常有信心,在國民黨天生的親中體質下,民進黨在中央層級的選舉中可以在國家認同因素下(不是民進黨洗腦抹紅有效、而是國民黨「會惹惱北京的事情,包括保護自己、交朋友……全部不做,和平自然會來」的信仰太過超乎一般人能接受的常理),一直取得過半民意支持的執政正當性。

柯文哲參選,賴清德注定只能當「少數總統」

然而柯文哲的參選,卻幾乎讓賴清德注定要成為一個少數總統,如果你對比陳水扁和蔡英文這兩位綠營總統執政時的底氣,一定不難理解成為「多數總統」的重要性。尤其是賴清德還曾因在2020年總統選舉這局,出來挑戰蔡英文的連任之路而被一些綠營支持者(尤其是小英唯粉,唯粉是指在偶像團體中只喜歡某一位成員的粉絲)所不信任、甚至貼上「背骨」的標籤,如果賴清德把蔡英文打下近6成江山變到只剩4成多,即使政權保衛成功,未來執政期間恐怕很難不被小英唯粉一直拿出來攻擊。

柯文哲可以拿到國民黨認為「是我的」的反綠選票,我想媒體上的分析已經太多,不過我想有一個很關鍵的點你比較少在媒體上看過,就是「反綠不等於反抗中、更不等於反美」。或許很多選民對於民進黨這幾年的執政不是很滿意,但不代表他們寧願被習近平帶領的共產黨政權統治。

蔡英文總統以817萬票的優異表現成功連任。(美聯社)
不少英粉都在關注,蔡英文(中)2020年大選的817萬票到賴清德(左)手上會剩下多少。(資料照,美聯社)

或許國民黨會覺得被貼上「把台灣送給習政權」標籤感到冤枉,然而看國民黨的作為──包括千方百計挑動台灣人的仇美情緒,對於增強台灣防衛能力的態度曖昧,甚至和北京同聲調地認為台灣人不喜歡中國「都是外部勢力和台獨份子的煽動」,恐怕台灣的主流民意都不會認為國民黨這「送台」標籤是別人硬給他們貼上的。

這邊要特別說明,某些藍營支持者因為有中國人身分的認同,讓他們覺得台灣的防禦力太強造成中國武力侵台時的難度,其實死的都是中國自己人(這邊完全沒有要指他們只在乎中國人而不在乎台灣人死活的意思,他們這樣想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所以想盡一切辦法要阻止台灣和台灣的朋友(主要當然是美國)幫助台灣武裝自己。甚至他們痛恨台獨份子的源因,就是他們覺得台灣和「大陸」的爭端是兄弟失和,一切都能好好談,為什麼要被「外部勢力」利用演變成無法挽回的仇恨。

主流民意無法理解「警察是我家庭失和元兇」的思維

筆者無意評論這種想法是錯是對,但很明顯這種「隨便他欺負你,久了他覺得沒意思就會停止了,反抗只會招來更強力的欺負」實在很難說服正常人(尤其是在人家沒有你那種「大家都是中國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中國人身分認同時,更是千難萬難)。這也就是為什麼藍營年初炒作疑美論會引發那麼大的反彈,大部分正常人根本很難理解那種把來保護自己的警察當造成自己家庭失和元兇的想法(這只是客觀描述事實,沒有想要說服深藍認同這段描述的意思)。

客觀地來說,如果不是柯文哲獨立參選,「偷取」了一成親綠選票(或許比較貼近事實的描述是「反對中國統治台灣選票」),2024總統大選早在藍營炒作疑美論的那一刻就結束了,「6成民眾反對疑美親中」才會是現實,哪來的「6成民眾贊成政黨輪替」。

20231011-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1日出席戰鬥藍再動員記者會。(柯承惠攝)
趙少康等藍營人士在2023年出炒作疑美論。(資料照,柯承惠攝)

至於柯文哲能獲得約1成多親綠選民支持的原因,就必須做一下解釋了。我們都知道台灣在民主化之前是由國民黨實行獨裁的黨國統治,而起來反抗獨裁統治的成員中,當然一定有想要取得自身政治利益的那一種,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深信國家要建立輪替、制衡的政治制度才會長治久安的那種人,我們暫時稱他們為「民主派」。

相對的,當時黨國的支持者中,當然有很多是「既得利益者」,但也很多人是因為相信「大敵當前,國內自己不能亂起來」,而才選擇力挺不公不義的黨國政權消滅所有反對自己的聲音,這種我們暫時稱他們為「鞏固領導中心派」好了──雖然這可能讓很多反對專制政權的人感到沮喪,但這些人在台灣是占多數的──公義對大多數人、尤其是要費盡全力才能活下去的人來說,都是太昂貴的存在。

國民黨有反對民主政治的DNA

民進黨中央執政後,部分「鞏固領導中心派」轉而挺新的領導中心──也就是民進黨政權,而他們過去力挺的國民黨現在變成口中「必須壓制的少數亂源」(這些人就是你現在看到的玻璃心小粉綠);少部分人認為新的領導中心應該是以前的敵人北京、現在的敵人是想要壓制中國人重返光榮的美國(也就是說,這票人完全接受了毛澤東「超英趕美」的論述),他們就是目前台灣極少數但有著不成比率聲量的「被統派」。

至於不是相信民進黨、而是相信民主制度可以讓台灣變好的「民主派」,一直認為要建立挺台兩政黨輪政的政治架構(在這些人的心目中,認同中國和不反對專制的國民黨沒資格當「另一個黨」),而柯文哲就成為這些人「可以選擇」的對象。這就是柯文哲拿到的那一群「反對中國統治台灣」的選民,而他們當然會被民調呈現為「認同政黨輪替」那6成的其中一部分。

20230924-柯文哲競選辦公室主任周榆修24日出席「租客聯盟」成立記者會。(柯承惠攝)
周榆修是柯營殘存的民進黨人代表。(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要強調我並沒有要把事情廉價地分成「相信民主制度的是好人、相信專制比較好的是壞蛋」,但國民黨支持者──尤其是越深色越是如此,確實是認為「鞏固領導中心」重要於建立民主制度,甚至受到蔣氏政權洗腦,相信「民主制度是西方帝國主義想要弱化中國的陰謀」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也是他們可以很快地接受「因為共產黨在中國行專制,沒有刁民拖住政府腳步,中國才會在改革開放後進步的那麼快」這種說法的原因。

順帶一提,民進黨執政後也開始有自己的「鞏固領導中心派」,所以你現在常常可以看到把反對者說成刁民的「小粉綠」,不是民進黨支持者在執政後產生質變,而是「鞏固領導中心派」一向挺的都是權力者──誰有權力就挺誰。

民主派就是那1成計畫投柯文哲的淺綠

我們重新來盤點一下,台灣開始真正民主化之後,國民黨得到社會主流「鞏固領導中心派」的支持,而主張國家必須持續民主改革、建立制衡制度的「民主派」則多數支持民進黨。後來民進黨開始執政,取得了部分「鞏固領導中心派」,而反對鞏固領導中心的選民,有一部分跑到柯營去。而這部分的選民,是國民黨原來就拿不到的。

現在比較有趣的是,如果藍白在總統大選不管用柯侯配、侯柯配哪個形式真的合成了,這些民主派能接受「我的選票讓傾向極權制度的國民黨當選」這件事嗎?這些被媒體、政論者貼上「淺綠」標籤的民主派,會不會回歸投給民進黨,畢竟民進黨的民主血統還是比國民黨強一些──儘管因為執政已經削弱不少。

20181005-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召開 「體檢柯文哲市政記者會」。(盧逸峰攝)
2018年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開啟了民進黨的黑柯時代。(資料照,盧逸峰攝)

民進黨和賴清德總部、甚至賴清德自己從5月開始對於柯文哲的砲火就沒停過,但成果總是不彰,就算柯文哲民調下降也是侯友宜得利,這是因為綠營現在這套對柯文哲進行人格謀殺的「黑柯打法」,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使用並且收到成果了──該脫柯回歸的早就回歸了。至於剩下沒回歸的,怎麼可能同樣的方式多用幾次就忽然見效了。

藍白合是賴清德在總統大選拿到絕對多數選票的唯一解

綠營現在要有效打柯文哲,其實就是要把柯文哲和國民黨綁在一起──最好是柯文哲自願,換句話說,看起來藍白合還真是賴清德在總統大選拿到絕對多數選票的唯一解。事實上這一點柯文哲的支持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你可以從柯文哲的造勢場合不斷看到他的支持者表達對「藍白合」的憂心,這種憂心和藍營對藍白合變藍白拖之後,負氣說乾脆不要合是不一樣的。

柯文哲自己也很清楚,一開始就說民眾黨和國民黨「DNA不一樣」,就是知道和國民黨合作,恐怕會趕走為了「新政治」而支持他的那些選民。甚至有不少的柯粉認為,2018年台北市長三咖督模式是柯文哲唯一的勝選方式,和國民黨合作回歸藍綠對決只是被國民黨拖累而已。

現在看起來藍白合成功的希望渺茫,藍綠支持者「拿回屬於我們的選票」的希望可能都要破滅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