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所投資成立的熊本廠,2月24日盛大落成,從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到總裁魏哲家、台日高官政要一同出席。佔地21萬平方公尺的園區,未來預計在年內開始投入12至28奈米的半導體量產,預計帶動當地產業復興,日媒日本經濟新聞稱台積電是日本半導體復興的「起爆劑」。
雨後春筍的新工廠
台積電先前也在多處遴選國外設廠地點,包括美國、德國等,但是都在選址作業階段抑或是開工當中。但是台積電熊本廠從2021年秋天公佈計劃以來,短短兩年多就完成工廠建造,效率十分驚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日本政府幾乎從零開始一路開綠燈,讓中央到地方都以最快效率開始進展作業。
台積電的進展,當中也有索尼集團會長吉田憲一郎居中斡旋,2021年當時還在新冠疫情高峰時,吉田就前往台灣與魏哲家會面,並允諾會讓日本官方跟民間給予各種協助。土地方面,原先索尼在熊本縣菊陽町當地即有工業用地,加上當地阿蘇山脈擁有相當好的水質等,中央與地方政府給予全力支持,廠區補助也來到一半。
不單是台積電,日本也計畫在北海道設立自主研發的半導體公司Rapidus、並投資羅姆(Rohm)與東芝公司在宮崎縣的新工廠,加上其他計畫等,預計有10個半導體工廠在規劃當中。日本預計在2029年前投資9兆日圓(約600億美元)在半導體研發上,半導體這個原來的科技產品,已然轉變成為國際戰略物資。
日台合作牽制中國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引用集邦科技的數據推算,目前中國仍在成熟市場製品的半導體供應市場中佔有2至3成市場。特別是電動車與高級家電等所需要的28奈米半導體上,2023年仍有29%市場,僅次於台灣(49%)位居第二,預估在2027年前中國的產能將推升到33%。
然而目前國際局勢逐漸緊張,美國自2020年起逐步收緊對於中國中芯國際的技術出口限制。而在中國當地製造的成熟市場半導體產品,過去也是供給於歐美大企業用,這樣一來供給鏈勢必受到打擊,半導體訂單紛紛湧向台灣。結果也造成台灣半導體生產線一時擁擠,2020年至2022年間許多高科技產品都延後多時才交貨。
美國雖然禁止尖端技術出口中國,但是目前成熟市場產品的製造裝置等,目前多數仍是未禁止,因此中國當局也集中投資該等產品。這樣一來未來幾年內,該等成熟市場產品恐怕將會被中國壟斷,形同「扼住咽喉」。站在經濟安保的角度來,有必要做好經濟風險與效益分擔,才催生了台積電熊本廠。
熊本廠量產的也預計是當今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及高端產業機器的半導體,最尖端技術的產品製造與技術,依舊留在台灣。但這樣一來,主要提供於該等市場的成熟市場產品將可走向穩定供給,不用單方面地靠中國市場,實質上達到脫離中國依賴,並強化供給鏈的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