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在蘋果AI宏圖中,中國為何是缺失的一環

2024-06-21 11:00

? 人氣

(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蘋果公司(Apple)本月的AI演示列舉了幾個例子,展示了美國iPhone用戶如何能很快用上AI工具,如自定義表情符號生成器。這次演示中沒有人提到iPhone的第二大市場——中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提中國是有原因的。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業內人士表示,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西方AI模型目前在中國無法使用,蘋果公司需要尋找中國合作夥伴,幫助提供Apple Intelligence服務。迄今仍未宣布達成任何協議,而下一代iPhone機型還有幾個月就要發布了。

在中國市場,蘋果公司落後於已經在手機中加入AI功能的本土競爭對手。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在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品牌中,iPhone的市場份額跌至第三位,落後於兩個本土品牌。

知情人士說,蘋果公司已經與幾家製造AI模型的中國公司進行了磋商,其中包括搜尋引擎公司百度(Baidu)、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和一家名為百川智能(Baichuan AI)的北京新創公司。

在美國,蘋果公司正採取雙管齊下的戰略來提供AI服務:一方面建立自己的AI能力,另一方面也在與OpenAI合作。人們對蘋果公司未來AI相關產品的期待,帶動該公司的市值重回3兆美元以上。

在中國,企業在推出基於大語言模型的AI聊天機器人之前,必須獲得政府的批准,這些模型使用抓取自網路和其他來源的龐大數據庫進行訓練,素材包括文本、圖像和影片。

監管機構對模型進行審查,確保模型不會以政府不認可的方式影響公眾輿論。

截至3月,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已批准了117個生成式AI產品,沒有一個是外國開發的。

知情人士說,今年年初,蘋果公司曾探討是否有可能獲批在中國的設備上使用外國大語言模型,但發現中國監管機構不太可能批准。他們表示,這種認知促使蘋果公司加緊與潛在的本地合作夥伴進行磋商。

蘋果公司稱,在截止於3月30日的這一季,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大中華地區占其全球收入的18%。

該公司的地位受到了本地公司的威脅。據Counterpoint,今年華為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13%上升到17%,而蘋果公司的份額預計將從18%下滑至1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