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則,一個主張「民主化」與「轉型正義」的政黨,怎麼會推出《反滲透法》、「國安五法」修正等等「類戒嚴」的法案?又怎麼會整天叫囂著「紅色滲透」、「第五縱隊」,乃至於與「黑熊學院」裡應外合,投資《零日攻擊》「政令宣導片」?無不是在動員「反共」與「反中」恐懼,與國民黨戒嚴時期的控制思想手法如出一轍。
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敢直視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信仰與理念,從而將之偷渡、竊據為「台獨」與「民主自由」等政治正確意識形態,如此「去歷史」、「去脈絡」的「轉型正義」,結果就是教育出一大批「新黨國體制」的死忠支持者,只為把藍白等在野黨力量永遠封印起來,好讓民進黨永久坐在統治權力寶座上。「戒嚴」淪為兒戲,開了「民主」一個大玩笑!
無視政治受難人疾呼,對歷史巨大諷刺
猶記民進黨在立法院強行通過《反滲透法》時,一群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不畏高齡,齊聚群賢樓外,身上披著寫有「我坐過牢,我將再坐牢」的白布,手舉「假反滲透,打擊異己」的抗議標語,痛斥該法恐將「重返戒嚴」,批評「《反滲透法》是在重蹈國民黨白色恐怖覆轍,是一部違反民主自由人權的新戒嚴法」。
2019年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舉行一年一度的「秋祭」,他們在當年難友犧牲的馬場町土丘前,疾聲呼籲民進黨切勿透過阻撓兩岸和平的做法,再將台灣帶回反共戒嚴的思想牢籠。也是這一批受難者與家屬,在賴清德總統宣誓就職的前一天,來到總統府前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喊話新政府莫再塑造敵對與仇恨意識,散布恐慌氛圍,製造「新戒嚴體制」下的「綠色恐怖」。

可惜的是,這批「老同學」們透過親身經驗發出的真誠呼喚,喚不醒坐在政治權力顛峰的綠朝高官顯爵,甚至做起了「戒嚴復辟」的天真美夢,也帶著青鳥們隨之「欽羨」起尹錫悅的「政治自殺」,幻想用權力鎮壓、清洗、肅殺一切雜音與異議,便可「永續執政」萬歲、萬歲、萬萬歲了。真是對台灣歷史與先輩的巨大諷刺!風評:葉丙成不是沈伯洋更多文章
對於光州民主運動深刻反省的南韓作家黃皙暎,在其長篇小說《日暮時分》後記中有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艱難的時代正在到來,我們應該及時地回顧過往。」當年台灣的戒嚴高壓統治,與南韓的軍事獨裁統治,有著共同的冷戰地緣背景,台韓之間理應存在著反思歷史、反對國家恐怖主義的紐帶關係,而非一同做起「戒嚴復辟」的春秋大夢。唯有停止政治與意識形態的仇恨、敵視操弄,堅守和平的信念,才能撲滅一切或令「戒嚴復辟」的反民主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