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逾3年,俄羅斯已佔領烏克蘭兩成的領土,俄羅斯透過教育集中營、官方宣傳等方式達到「去烏克蘭化」目的。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紀念」人權組織的代表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普京不僅對烏克蘭佔領區重新賦予俄羅斯觀點,在俄國本土情況更嚴重,超過20年美化史達林政權,讓年輕一代與蘇聯重新連結。
提問一:被入侵的國家很難保留歷史論述權,因為侵略國可以透過教育重新賦予歷史視角。請問這樣的情況已經在烏克蘭發生了嗎?
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Alexandra Polivanova)回覆說:「俄羅斯已佔領烏克蘭20%領土,這樣的情況正發生在這些佔領區。俄羅斯對佔領區採取非常激進的政策,在教育方面, 烏克蘭語教科書是被禁止的,歷史教科書充斥俄羅斯觀點、親俄羅斯宣傳,旨在讓烏克蘭變成迷你俄羅斯,失去自己的主觀性。」
The suffering the Kremlin is needlessly inflicting on the Ukrainian people is especially cruel for Ukraine’s children. This includes those forcibly transferred within Russian occupied parts of Ukraine or deported to Russia, and the children subjected to Russia’s systematic… pic.twitter.com/gAxp3L2wMB
— U.S. Mission to OSCE (@usosce) December 17, 2024
現在,烏克蘭被俄羅斯佔領的區域,有關烏克蘭獨立英雄、烏克蘭詩人Vasyl Stus、政治異見者Petro Grigorenko,以及「烏克蘭大饑荒」(Holodomor)的紀念碑都已經被破壞、拆除了。烏克蘭歷史學家、獨立研究者能離開烏克蘭的,早就離開了, 烏克蘭大學、科學院的教師都已經是俄羅斯人。
提問二:為了保有歷史主觀性,老一輩必須負起傳承給下一代的責任。你認為什麼工具最有效?口述歷史?照片?影片?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說道,「因為有時年輕一代比老一代人更願意多了解歷史,老、中世代不想思考歷史,多數是認太政治化了,可能是因為有被鎮壓過、殘存的白色恐怖陰影,下意識對所有與敏感、和政治相關的事情保持沉默。這情況不僅在俄國佔領烏克蘭領土區域內,連俄羅斯本土情況都變得越來越糟。
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來自俄羅斯,她的祖母已經92歲。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回憶道,「當我很小的時候,她告訴我一些關於史達林統治時代的事情,儘管我的祖母當時年紀很小,但不會忘記,她與自己的母親存活下來,很慶幸我與自己的兒子都能聽到我祖母親口說歷史。我的同儕,很多人根本沒這樣的機會。」
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認為,歷史傳承是不間斷的工作,影片、照片、口述、書本、紀念館、紀念碑都是。重點是,誰主導歷史主觀性、話語權,以俄羅斯為例,普京(Vladimir Putin)掌握俄羅斯政權後,透過官方媒體、民間團體宣傳,廣設紀念碑以美化史達林政權,讓俄羅斯人與蘇聯的記憶重新連結,重新被國家控制。
俄羅斯當局極力打壓政治異己情況下,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感嘆,「國際紀念」的人權工作推動更加困難。「國際紀念」在莫斯科最主要工作是努力記錄史達林等其他蘇聯領導人統治下的暴行和政治鎮壓。不過,俄羅斯最高法院在2021底以涉嫌違反「外國代理人」罪指控「國際紀念」,並下令關閉該組織在莫斯科辦公室。
亞歷珊卓·波利瓦諾娃出生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曾在俄羅斯、瑞典和美國研究斯堪的納維亞福羅斯歷史以及社會心理學。自2013年以來,她領導「莫斯科,恐怖地形學」和「國際紀念」組織其他基於研究的城市記憶行動主義計畫。俄羅斯的「國際紀念」組織被迫解散後,亞歷珊卓繼續為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紀念」組織工作並擔任媒體總監一職。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