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一炮而紅暴露出輝達(Nvidia)最大的軟肋:對其高端晶片的強烈需求有可能減弱。
作為人工智能(AI)熱潮的算力供應方,輝達的成功使其成為眾多希望削弱其主導地位的競爭對手的目標。這其中包括其他晶片製造商,也包括正在開發自己的AI晶片以減少支出的晶片買家。但科技界卻很少有人將一款靈巧的中國AI模型視為輝達業務的威脅,儘管最終影響還不清楚。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輝達可能是AI熱潮中最大的受益者,僅過去四季,其利潤就已超過630億美元。輝達股價自2022年底以來已飆升至原來的八倍。
但隨著上周末DeepSeek引爆熱點,輝達股價在周一暴跌約17%。該股周二企穩,收盤上漲8.9%,至128.99美元。
輝達以積極態度看待DeepSeek造成的衝擊。輝達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DeepSeek的進步完美闡釋了運作AI模型的新方法,稱部署這類AI模型以供用戶使用的過程需要大量輝達晶片。
在此之前,最複雜的AI模型通常需要數量最多的輝達AI晶片來訓練。但投資者擔心,DeepSeek更高效的AI開發模式可能顛覆這一現狀。由於科技巨頭紛紛向AI數據中心砸錢,AI的發展讓輝達最高端的晶片供不應求。
輝達最大的一些客戶,包括亞馬遜(Amazon.com)、Google和微軟(Microsoft),一直在研發自己的內部晶片,用於支持各自的AI平台。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和Advanced Micro Devices也在力推自己的AI專用晶片,對輝達發起挑戰。
而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的低成本AI模型可與全球一些最先進的模型相媲美,而且據稱訓練過程中使用的輝達晶片要少得多。這一技術進步引發的擔憂在華爾街和華盛頓引起反響,人們認為,這對美國在技術上領先中國的優勢構成威脅。
DeepSeek的問世可能導致輝達向中國銷售的AI晶片重新受到審查。近年來,美國收緊了對華晶片出口限制,試圖遏制中國研發最先進的AI工具。為應對限制,輝達專門向中國市場供應符合華盛頓規定的性能較低的晶片,DeepSeek表示,自己正是使用其中一些晶片開發了其最新的「R1」模型。華爾街日報》中國的DeepSeek如何在AI賽道追趕美國更多文章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周二的報告中估計,輝達在過去12個月裡售出了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中國專用晶片,而DeepSeek的爆火可能促使美國進一步收緊出口管制。但他們表示,之前的管制並沒有阻止中國製造AI模型,更多的管制還可能進一步刺激中國自研晶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