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大陸多地引入AI輔助黨政決策 民眾:政府是不是該裁員了?

2025-02-19 18:18

? 人氣

蘇州市舉辦以「從DeepSeek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領導幹部「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功能表式講座(資料照,取自微信公眾號「蘇州先鋒」)

蘇州市舉辦以「從DeepSeek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領導幹部「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功能表式講座(資料照,取自微信公眾號「蘇州先鋒」)

隨著DeepSeek在大陸逐漸火熱,除大陸地方政府公務系統接入人工智慧(AI)大模型後,多地黨政一把手也相繼投身學習該人工智慧模型的應用。不過,大陸地方政府如此曇花一現般的學習也是時常遭到民眾的質疑,有民眾稱「希望不要變人工智障就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月15日,河南鄭州2025年第一期全市領導幹部「問學前沿」講堂聚焦DeepSeek,2月14日,江蘇蘇州市委組織部舉辦以「從DeepSeek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領導幹部「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功能表式講座。無錫市數據局2月16日早間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佈,無錫在省內率先實現政務信創環境下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部署。

地方黨政系統學習人工智慧無外乎是落實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同時,對於一些可以使用大數據去決定的事情,要減少人工干預,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賴大數據系統做出相應決策。

分析指,黨政系統學習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對於一些關鍵領域的決策也只是靠這些大數據來提供報告案例的修改。另外一點,地方黨政更在乎的是人工智慧產業能否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和政績觀,更加注重對於相關數據產業在當地能否持久落戶。

大數據輔助人工智慧決策此前已早有先例

大陸各地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部署和建設大數據與互聯網應用相結合的政務服務系統,包括在應用服務辦理台灣居民居住證和一般類證件時,多有涉及。近日,大陸四川省政府發佈《四川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探索建立大資料輔助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合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提升決策科學化水準。

對於民眾辦理相關政府事務時遇到問題,大陸各省則是推出了「網路問政」的模式,將一些問題匯集到信訪部門予以督辦,但是從實際體驗來看,這些問政形式大於内容。相較於黨政系統的決策内容,更多是依靠地方幹部在獲取相關民意時形成的報告而不是真正意義上傾聽民眾真實想法,或者有關渠道在處理時則是大打折扣。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AI聊天機器人。(取自微博)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AI聊天機器人。(取自微博)

大陸各地實行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即民眾可以通過官方各種方式去反應問題,這裏不限於對通過一些被認為是民間自媒體與官方有聯係的渠道。但是,民眾在反應之後,有些地方則是抱著「解決」的態度去回覆,有些地方則是采取「報復」手段對當事人進行打擊。

也有一些大陸學者表示,雖然地方黨政系統引入人工智慧的方式輔助決策,但是對於那些歷史遺留問題和一些相關難以解決的制度性問題,這些人工智慧也是處於「罷工」狀態。

一位在北京從事商業分析與政府輿情的龍先生此前則表示,像DeepSeek火爆後能夠解決的是效率問題,真正涉及民生的事情還得由人來解決。

海外中國學者也披露稱,從根本上還是官僚體系不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問題,處於内部自我循環的狀態。

中共黨校刊物再稱「互聯網問政于民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中共黨校刊物《學習時報》2月19日刊登一篇題為「善於通過互聯網問需于民問計於民」的評論文章,文章稱「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文章還强調只有信息公開才能讓民意流通起來。

對於互聯網問政的問題,大陸多地曾探索多年,但是民眾反應渠道也是進來逐漸單一,很多人依舊選擇通過到線下上訪的方式解決問題,似乎互聯網問政的最大問題是很多民眾不知道如何反應。(相關報導:DeepSeek的主力戰場,其實是第三世界!低價、好用、開源:學者預測「AI軟實力將擴大中國影響力」更多文章

在多地黨政系統新春學習人工智慧後,也有一些大陸民眾呼籲「各級政府機關部門應該採取措施,儘快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高質高效提供便民服務!減輕人民負擔!減少貪腐問題的發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