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富比世》(Forbes) 發布了首份億萬富豪榜,上榜的140人財富總計29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兆6778億)。當時,全球首富是日本房地產大亨堤義明(Yoshiaki Tsutsumi),身家2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560億)。
全球財富情報機構Altrata的獨家數據顯示,如今,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身家為419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兆7573億),大約是堤義明巔峰時期財富的21倍,是美國家庭淨資產中值的200多萬倍。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近年來,隨著全球億萬富豪人數的急劇膨脹,一個新的超富裕群體已經出現,那就是超級億萬富翁:身家在5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6399億)或以上的人。馬斯克是全球僅有的24位符合這一稱號的人士之一。
Altrata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初,這些超級億萬富豪的財富占所有億萬富豪財富的比例超過16%,較2014年的4%大幅上升。他們的淨資產總計3.3兆美元(約合新台幣98兆3271億),相當於法國的名義國內生產毛額(GDP)。在這24人中,有16人屬於千億富翁,這意味著他們的淨資產至少為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2794億)。
超級億萬富豪的崛起與全球房地產等奢侈品市場的一波明顯升勢同步,因為這些超級富翁在全球各地購買了大量豪宅。
專家表示,這些數據表明,超級富翁階層已經開始與普通富裕人群拉開距離,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已被推升至新的高度。
「億萬富豪顯然一直控制著巨額財富,但現在談論的是億萬富豪群體內部的差異,」研究超級億萬富豪群體的Altrata思想領導力和分析主管Maya Imberg說。「這些富豪中,有些人的淨資產成長速度之快著實令人震驚。」
在紐約、邁阿密、棕櫚灘、洛杉磯和阿斯彭等主要豪宅市場,已經出現了專門面向億萬富豪群體的新建超高層大廈和豪華宅邸,全美各地單筆金額達九位數的房屋銷售也出現了爆炸式成長。
據Altrata稱,該公司榜單上的每位超級億萬富豪都直接擁有至少1億美元的個人住宅房地產,而且往往遠不止這些。Imberg說,在某些情況下,這個數字可能被嚴重低估了,因為房地產通常可以用配偶的名義持有,或者由這些億萬富豪的公司或控股公司擁有。華爾街日報》150年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從一場冰球互毆看美加矛盾激化更多文章
全球超級億萬富豪群體主要由在科技行業賺得巨額財富的企業家組成,或者是由科技進步推動所在行業發展到新水準的企業家組成。在這份榜單上,排名前十的富豪中,有六人屬於這一類。在總共24位超級億萬富豪中,只有三位是女性。只有七位的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