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每5年檢視「與台交往限制」

2025-03-28 11:46

? 人氣

被冰雪與低溫覆蓋的美國國會大廈。(美聯社)

被冰雪與低溫覆蓋的美國國會大廈。(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27日通過跨黨派《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至少每5年檢視及更新與台交往規範,並於限期內向國會報告已廢除的相關自我限制,以恢復國務院強有力的台灣戰略。

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7日召開工作會議,審議並通過由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及民主黨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眾議院2023年高票通過同名法案,授權國務卿定期檢視對台交往準則,至少每2年向國會提出報告,內容列出廢除美台交往自我限制的機會與計畫。而柯寧及昆斯這次提出的版本在時程及做法上更為具體。

新版本要求修改2020年通過的《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授權國務卿至少每5年對美台交往準則進行檢視,包括定期備忘錄「與台關係方針」(Guidelines on Relations with Taiwan)及相關文件,並將新方針發布給行政機構各部門。

根據法案,國務院須於完成檢視後的90天內,向參、眾院的外委會提交報告,內容需列出國務卿在更新版交往準則中所解除的自我限制。

「川普1.0」交棒拜登前曾廢除美國與台灣交往自我施加的限制,拜登上任後部分準則「歸位」。例如川普第一任期時,時任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訪台締造歷史,成為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訪台的美國閣員中,總統繼位排序最高的一位。而從過4年的公開資訊來看,訪台官員多以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為主。

如今曾提出數項挺台法案的魯比歐(Marco Rubio)掌國務院,外界高度關注自我設限的去留。

昆斯3日提出這項法案,並透過聲明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必須透過「隨著印太區域現實變化而發展的方式」來支持。柯寧則說,中國對印太區域穩定及對「我們的朋友和盟友」台灣的威脅,正在不斷演變。

「我們的外交準則必須能夠跟上這項變化。」柯寧說,這項法案將有助美國「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恢復國務院強有力的台灣戰略。

法案須在參院和眾院全體會議上通過,之後由總統簽署成法。跨黨派眾議員已於2月底提出對案,後續投票時程尚未公開。(相關報導:華爾街日報》美國「堤豐」飛彈系統何以激怒中國?更多文章

除了《台灣保證實施法案》,民主黨籍眾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及共和黨籍參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已在這週預告,將盡快提出《台灣盟友基金法案》(Taiwan Allies Fund Act),援助因與台灣建立關係而容易受到中共壓力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